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六百九十六章.计划进行中(六).

第六百九十六章.计划进行中(六).(第1页/共2页)

第六百九十六章.计划进行(六).

……

……

淮安知府刘振民最近实在是烦透了。

自从三个月前“联合船行”正式成立之后,他与手下官吏们的收入大幅锐减了!

在明朝,地方官员的日子还是较滋润的,除了平日里的贪污受贿之外,还有三项的额外收入,分别是“火耗”、“斜粮”、以及“私税”!

所谓“火耗”,是指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之后,赋税一律征银交国库,地方官府把百姓的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之际,也有了“火耗”,而征税时所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火耗”之后,这里面的差额归于地方官员了。

所谓“斜粮”,则是指地方官员征收秋税的时候,会在秤暗动手脚,百姓们明明是交了一百斤粮食,但秤只是显示九十斤,于是百姓们也只能再多交十斤粮食,这部分额外的粮食,同样是归于地方官员。

至于“私税”也更简单了,是地方官员私设税站,向过路的百姓与商贾们征收过路税,这项收入当然也同样是归入了地方官员的钱囊。

这三项收入,再加平日里的贪污受贿,当真是财源广进,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州府,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绝对没有任何夸张!

淮安府乃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地,紧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自然是属于富裕之地,也正是因为京杭运河的存在,淮安府在“火耗”、“斜粮”、“私税”这三项收入之,一向是以“私税”最为重要。

然而,自从“联合船行”成立之后,仗着赵俊臣作为后台,再也不需要向淮安府缴纳私税了。而商贾们见到“联合船行”的便利之后,也是纷纷抛弃了走私的途径,选择“联合船行”运载货物,算是寻常百姓也会搭乘“联合船行”的船只进行赶路!

这样,近三个月以来,淮安府的私税收入足足少了近七成!仅只是这一项损失,让淮安府损失了近半的收入!

在此之前,刘振民为了疏通门路、得到淮安知府的肥缺,足足打点了近十万两银子,如此才搭了首辅沈常茂的门路,终于是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淮安府的肥缺,但他坐在这个位置不到半年,还没来得及捞银子挽回损失,财源突然断了一半,并且还在持续降低,如此一来,刘振民又如何不头疼?

此外,商人们不再走私之后,也不需要行贿地方官员了,刘振民的收入又是少了一大块!

也不仅仅是刘振民一个人头疼,刘振民手下的官吏们也同样是愤恨“联合船行”断了他们的财路,若是没有“联合船行”的出现,他们这些小官小吏平日里也能够分润到一些好处,自然是生活惬意,但如今没了“私税”的财路,所有人都是收入减半,自然也不痛快了。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收入减半之后,淮安府官吏们若是想要维持往日的生活水准,很快会坐吃山空,但若是降低生活水准,却又心不甘,这段时间以来,淮安官府的所有人皆是成天抱怨,刘振民不过是担任了半年知府,渐渐已是压不住局面了。

*

“唉!我怎么这么倒霉!”

这天晚,官府后衙的卧室之,刘振民向自己的原配夫人张氏再次抱怨道。

这已经是刘振民今天晚第八次抱怨了。

听到刘振民的抱怨之后,张氏也有些无奈,说道:“老爷,既然‘联合船行’这般讨厌,您身为淮安知府,紧扼航运之机要,想办法给‘联合船行’下几处绊子是了,‘联合船行’吃亏之后,自然也不敢向老爷为难了,说不定会乖乖的交出银子!”

听到张氏的建议,刘振民怒道:“妇道人家,你懂什么?‘联合船行’的后台可是户部尚书赵俊臣!那个人一向阴狠得很,连续扳倒了两位内阁阁老,若是我私下里刁难了‘联合船行’让他盯了我,别说是淮安知府的位置保不住,连身家性命都有危险!”

张氏确实是一位妇道人家,并不懂得朝廷大事,只是愣愣的问道:“老爷的靠山乃是首辅沈大人,除了皇要数他老人家最大,有沈大人为您撑腰,又何必要惧怕赵俊臣?”

刘振民苦笑摇头:“沈首辅?我现在都后悔投入他门下了!若是我当初投入周阁老门下,如今还能有一点底气,但沈首辅未必是赵俊臣的对手了!”

“内阁首辅敌不过户部尚书?还有这种事情?”张氏吃惊问道。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