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沧海化工的发展,鹿坪市的沧塘、延秀、武源三个县已经形成了一个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在省里也是赫赫有名的。
但凡张伟回沧塘去走一圈,看看从老化肥厂厂区延伸出来的那一片新厂区,也会知道高凡说的一年区区几千万利润是多么离谱的数字。
这种事,肖佩当然不能说破。财不外露是古训,高凡要低调,肖佩怎么能去揭穿?当下,她也就是和徐丹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说些女同学之间的秘密而已。
“几千万的利润,肯定是不止的。”张伟也是有些阅历的,听到高凡即便是自谦,也承认了几千万利润,便在心里把这个数字放大了几倍。他说道:
“高凡,咱们同学里,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了。你的眼光比我们大家都要超前得多。当初,你从北大回来承包你们厂的劳动服务公司,大家都说你是昏了头,放着大好前途不去争取,回来当个小个体户。”
“我可不就是一个小个体户吗?”高凡笑道。
张伟道:“现在看来,你才是头脑最清醒的,看出了咱们国家政策的发展趋势。现在这个年代,从政、做学问,都没多大意思了,只有经商才是正道。”
莫晓波在旁边就有些尴尬了。他毕业的时候,走关系分进了一家国企,后来又想办法调进了省财政厅,现在和肖佩一样,也是一个副科级,每次回沧塘去的时候都要收获一堆羡慕嫉妒恨的。
可现在张伟却声称从政没多大意思,这就有些扎心了。
张伟注意到了莫晓波的情绪变化,连忙纠正自己的说法:“我说的是在县里混行政的那些,像肖佩、晓波你们这样在省厅发展的,那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莫晓波摆摆手:“老张,你没说错。其实现在从政真的是没啥意思。国家一直在提简政放权,机关里的工作是越来越难做了。肖佩他们外贸厅还好,毕竟外贸是专营的,一时半会也变不了。我们财政的日子难过得很,现在就是一个受气包。
“我跟你说个数字吧,咱们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978年的时候是31%,现在是13%,正好颠了一个个,你就可以想象我们有困难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财政没钱了,我们财政厅还能有什么前途。”
莫晓波这番话,还真不是假话,在财政厅内部,大家平日里发牢骚的时候也都是这样说的。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会在得意与抱怨之间丝滑转换的。莫晓波日常就是既为自己的财政厅干部身份而自豪,又会因为财政厅的工作难做而郁闷。至于在朋友面前要表现哪种情绪,就要因时而异了。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