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只剩下一个没订婚的公主,但李朝歌前几天却做出极其惊世骇俗的事情,她抢人的举动已经传遍大街小巷,怎么禁都没用。大唐公主不在乎贞洁,就算新婚夜暴露,驸马也敢怒不敢言。可吐蕃却是不一样的,和亲公主毕竟代表着两国颜面,万一出点什么事,轻则大唐颜面有损,重则引起两国交恶。李常乐真的很担心,皇帝会怎么处理此事。
满堂寂静,都等着皇帝接下来的话。皇帝面色不变,慢慢说“当然。大唐泱泱上国,岂会出尔反尔。既然吐蕃赞普诚心做朕的女婿,朕也不会亏待了赞普,江夏王之女任城县主聪慧坚韧,知书达理,有女相之风。朕十分喜欢任城县主,现封其为文德公主,肩负大唐的荣耀和使命,前往吐蕃和亲。”
李常乐听到皇帝的话顿时愣住,心里飞快回想,江夏王是谁?李常乐想了很久,终于在记忆边角找到些影子。江夏王是皇帝的远房堂弟,论血缘能追溯到皇帝曾祖那一辈,而且江夏王远在河南道,李常乐一共没见过江夏王几次,更不要提江夏王的女儿。吐蕃屡次说想娶真公主,皇帝却把这么远的一个宗女拉过来封为公主,就不怕得罪吐蕃吗?
果然,吐蕃大贡论听到皇帝现场封了一个女子做公主,十分生气,大叫道“唐皇未免太没有诚意,赞普奉出王后之位相迎,难道还配不上一位真正的公主吗?”
天后心里嗤了一声,暗道吐蕃不腾出正妻之位,难道还想让大唐的公主做妾吗?天后知道这些蛮夷之族没什么礼法,三妻四妾甚至平妻都稀松平常,大贡论说娶公主回去当尊贵的正妻,其实也只是比其他妻子地位高一点罢了。
这种荒蛮、愚昧、不通教化的地方,谁愿意将自家女儿嫁过去?吐蕃人口口声声说赞普是不世英主,女方嫁过去就是王后,可笑,李唐自己家就是皇帝,国土比吐蕃大,地位比吐蕃高,物产比吐蕃丰富,稀罕当他们的王后吗?
天后虽然看不上吐蕃,但当着众人的面,她还是要给吐蕃面子。天后说“赞普想娶公主之心诚挚,本宫深受感动。但本宫的几个女儿中,义安公主嫁为人妻,盛元公主也已经订婚,这段时间忙着招待吐蕃使者,本宫腾不出手,才没给他们下旨,剩下的广宁又太小。这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本宫能理解赞普想成就美满姻缘的心情,但总不能拆散人家好好的夫妻,大贡论,你说是不是?”
吐蕃大贡论皱眉,不可思议问“盛元公主订婚了?”
“是。”皇帝接话,慢慢道,“她年纪长,早已订婚,大唐讲究长幼有序,盛元得等义安婚礼结束后才能赐婚。没想到竟引起大贡论误会,实乃阴差阳错。”
吐蕃大贡论还是不能相信,他们此行就是为了迎娶盛元公主,结果皇帝突然说盛元公主订婚了。他知道汉人狡诈,莫非皇帝不想嫁女儿,故意用莫须有的婚约搪塞他们?
大贡论追问“和盛元公主订婚的人是谁?”
吐蕃人高马大,大贡论虎着脸站在宴会上,凶巴巴追问是谁,还真挺吓人。皇帝不为所动,高高坐于御台上,说“是广源顾氏顾尚之孙,大理寺少卿,顾明恪。”
宴会中的人小小惊呼,低声和周围人交谈。前段时间李朝歌强抢顾明恪一事闹得惊天动地,今日皇帝就公开说两人早有婚约,这到底是掩饰呢,还是掩饰呢?
李常乐听到李朝歌和顾明恪订婚,不知怎么心中一跳,立刻回头去看裴纪安。裴纪安垂着脸,看不清表情,可是李常乐和裴纪安一起长大,对他再了解不过。李常乐怎么看不出来,裴纪安全身都僵硬了。
李常乐的身体也跟着冷下去。顾明恪是裴纪安的表兄,表兄赐婚,裴纪安不应该高兴才是吗?他为什么看起来这样难受?
韩国夫人听到李朝歌和顾明恪赐婚,手里的扇子顿了顿,脸上也明显不高兴起来。韩国夫人知道天后绝不会让亲生女儿和亲,所以韩国夫人一直不慌不忙。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吐蕃必然是白忙活一场。
但是,韩国夫人没料到皇帝竟然顺势给李朝歌赐婚了,赐婚对象还是一个外人。韩国夫人一直想着让贺兰敏娶李朝歌,武家其他人都觉得不错,韩国夫人试探天后,天后态度模糊,有些默许的意思。如今皇宫全由天后一个人说了算,天后允许,这桩婚事就稳了。韩国夫人安心等着李朝歌和儿子完婚,结果,李朝歌的驸马竟中途换了人?
韩国夫人脸色骤然阴沉,明显的连周围宾客都看出来了。吐蕃使者对前段时间的事情也有所耳闻,李朝歌和顾明恪的事闹得纷纷扬扬,说什么的都有,现在他们两人成婚,似乎也顺理成章。
吐蕃大贡论说不出话来,他们内部谈论了几句,大贡论问“唐皇便没有其他公主了吗?唐皇这么多女儿,莫非就没一个合适?”
李常乐一下子紧张起来。她知道自己不用慌,可是听着大贡论的话,李常乐还是觉得说不出的刺耳。
义安公主和盛元公主之后,那就只剩李常乐了。
皇帝说“昨夜父皇给朕托梦,说近日大雨,他又犯了腿疾,无儿孙环绕膝下,十分寂寞。朕醒来后想起父皇,感怀于心,愧疚难安,只可惜朕困于深宫,无法亲自去道观侍奉,正好广宁年纪小,性情活泼孝顺,父皇如果见了她,应该会很喜欢。朕已拿定主意,让广宁去道观侍奉几年,等代朕尽了孝心后,再考虑婚嫁之事。”
李常乐听到这些都愣住了,她惊讶地看向台下,几乎想要提醒“我明明和裴阿兄……”
天后不动声色,淡淡瞥了李常乐一眼,侍女立刻跪到李常乐身边,用力按住李常乐的手。李常乐的话被打断,整个人脑子都反应不过来。
为什么呢?她明明有婚约,皇帝为什么让她去道观侍奉?李常乐倒也不排斥做道士,李家的公主王爷中当道士的多了去了。太上老君是李家的祖先,他们入道后不必剃度,依然享受皇室待遇,却不必受世俗规矩束缚,活的不知道有多潇洒。如果皇帝思念祖父,李常乐去道观侍奉几年也无妨,大不了晚几年和裴纪安成婚就是。真正让李常乐发慌的,是皇帝话里话外,都流露出一副李常乐尚未订婚的样子。
吐蕃人有些不高兴了,他们求娶盛元公主,皇帝说盛元公主已经订婚,他们退而求其次,皇帝又说广宁公主要出家做道士。一而再再而三,皇帝这是看不起他们吐蕃吗?
吐蕃大贡论生怒,说道“我们诚心修好,唐皇却屡次推拒。我等并没有看到唐皇议和的诚心,若唐皇真想和吐蕃和谈,请拿出诚意,出嫁真正的公主。”
皇帝今日一直病恹恹的,说话也慢慢吞吞,没什么力气。但是现在,皇帝依然还是那副苍白的脸色,声音却忽然抬高,顿时压过了满堂丝乐“朕是九五之尊,朕亲封的嗣女,怎么就不是真公主?大贡论今日一直说大唐没有诚意,依朕看,尔等咄咄逼人,蛮不讲理,才是真正没有诚意。”
谁都能看出来皇帝生气了,皇帝封任城县主为公主,吐蕃人如果愿意那就好好谈,不愿意就滚。吐蕃人内部飞快地交流,他们表情剧烈变化,看起来意见并不统一。但最终,他们还是收了声音,默默坐回席位上。
吐蕃人接受了这个结果,大唐只是不想和他们打,并非不能打。吐蕃最开始野心勃勃想娶真公主,但是现在皇帝露出翻脸的意思,他们马上怂了,觉得王女都一样,只要名义上是大唐的公主就可以。
吐蕃人消停了,大殿中其他人也安安静静,不敢造次。皇帝身体病弱,但终究是一位拥有天下最多人口和大唐有史以来最广袤土地的帝王,他只是脾气好而已,真惹恼了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丝竹声依然悠扬,教坊司换了一批舞姬,施施然上前,踩着鼓点跳胡璇舞。有歌舞助兴,宴会中逐渐恢复欢闹声。皇帝身体支撑不住,将宴会交给天后,自己去后面宫殿休息。
李常乐从皇帝说话后就一直坐立不安,她看到皇帝离开,赶紧猫着腰跟过去。
仁寿殿宽阔寂静,阳光洒在地面上,仿佛都能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皇帝靠在塌上养神,李常乐提着裙摆,不顾内侍阻拦,一路风风火火冲到内殿,扑到皇帝身边问“阿父,今日在众人面前,你为什么不说我和裴阿兄的婚事?反正你已经给盛元姐姐赐婚了,顺便给我和裴阿兄赐婚岂不正好,何必大费周折让我入道呢?”
这是事实,皇帝给一个女儿赐婚是得罪人,给两个也是得罪人,何不干脆些,直接堵住吐蕃人的嘴?但皇帝非要兜个大圈子,借先帝托梦为由让李常乐入道,麻烦不说,还激怒了吐蕃。
皇帝闭着眼靠在塌上,他感受到小女儿抱着他胳膊,姿态是全然的依赖。皇帝放慢了声音,悠悠道“阿乐,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你和裴纪安的婚事,算了吧。”
李常乐完全愣住了,她呆了好半晌,才不可置信地反问“什么叫算了?都已经说好的婚约,怎么能算呢?”
“他非你良人,而且,顾明恪尚公主,裴家就不能再出驸马了。”皇帝有些心疼小女儿,但再心疼,他也得把话和李常乐说清楚,“你先去道观里住一段时间,等吐蕃人走后,你再回来。放心,朕一定给你挑一个不逊于裴纪安的驸马。”
李常乐瞪大眼睛,她睫毛动了下,眼泪一下子掉下来“可是他们都不是裴阿兄。阿父,我不想要荣华富贵,我只想嫁给裴阿兄。”
“放肆!”皇帝睁开眼睛,里面光芒犀利,盛气凌人,“你身为公主,毫无大局观,只懂哭哭啼啼,成何体统?顾明恪尚盛元,顾家便是天后那边的人了,你必须嫁给一个对东宫有益的家族,才不负你身为公主的责任。”
李常乐完全震惊了,皇帝在说什么?这还是她熟知的,从小到大对她有求必应、视若珠宝的父皇吗?
皇帝看着李常乐满是泪水的小脸,心中不忍,但这些不忍放在皇权利益面前,宛如一根羽毛撞击铜墙铁壁,根本无法撼动。这是皇帝和天后博弈的结果,既然李朝歌倾向天后,那李常乐的婚事就是砝码,必须压在东宫这一边。
李常乐瞪大眼睛,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从眼角滑落。她觉得她的世界坍塌了,她明明是最受宠的小公主,父母兄长手心的明珠,身边所有人都爱她、宠她,她生来就不需要为任何事情费心,更不需要努力争取什么。她想要的一切,都会有人捧到她面前。
可是现在,最宠爱她的父亲和她说,你的婚事是一个筹码,你必须嫁给一个对太子有益的人,这是你的责任。李常乐崩溃,她用力从地上爬起来,都顾不上擦泪,跌跌撞撞往外跑“我不信,我要去找阿娘。阿娘她不会不管我的。”
李常乐脸颊上挂满了泪,不管不顾往宴会厅跑去。她出来时还阳光明亮,片刻的功夫,天色竟已暗下来。李常乐无暇注意环境,一心往天后那边跑。守门的宫女看到她,都吓了一跳“广宁公主?您怎么了,谁给您委屈受了?”
李常乐瞪大眼睛,目光中是崩溃决绝“阿娘呢,我要见阿娘。”
宫女见李常乐的状态不对劲,不敢硬劝,屈膝道“公主稍等,奴婢这就去前面请天后过来。”
李常乐等在后殿,整个人怔怔地坐着。她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梳着最精美的发式,整个人却呆滞无光,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布娃娃。过了一会,外面传来宫人问好的声音,李常乐的眼神倏地亮起来,立刻站起来,带着哭腔道“阿娘!”
天后刚进殿,就被李常乐扑了个满怀。天后往后退了两步,稳住身形,拍了拍李常乐肩膀,温声说“阿娘在。阿乐,先站起来,外面还有宾客。你这个样子被人看到了,要被人耻笑没有公主仪态。”
宫女扶着李常乐站好,天后瞧见李常乐的花脸,说“来人,端水来,给公主净面。”
宫女很快打了清水过来,天后亲自拿起帕子,给李常乐擦拭脸上的泪痕。李常乐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她就知道母亲是不一样的。母女连心,母亲绝不会为了利益罔顾女儿的终生幸福。以前皇帝对她有求必应,李常乐一直更喜欢父亲,如今她看着仔细为她擦脸的天后,眼中泪珠一下子掉下来“阿娘,我错了。”
“嗯?”天后轻声反问,“怎么了?”
李常乐用力握住天后的手,瞪大眼睛说道“阿娘,阿父他疯了,他竟然为了给太子铺路,要将我嫁给别人。我只喜欢裴阿兄,我不想当道士,也不想和其他人联姻。阿娘,你快去阻止父皇啊!”
李常乐说完,恳切地等着天后反应。然而天后没有露出她预料中的愤慨、震惊、难过,甚至连意外都没有。天后轻轻柔柔笑了笑,注视着李常乐,微笑道“这很好啊。”
李常乐一下子崩溃了,连嘴唇都哆嗦起来“阿娘,你不疼我了吗?我不是你们最宠爱的小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