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太阳刚刚落山,在刘育眼中,容秀才的面孔有些灰暗,但是,容秀才的双眼格外明亮。
正知书院乃是宁安县有名的大书院,宁安县每年录取的童生在一百二十人左右,而每年正知书院的新童生从来没有低于二十位,最高的一年甚至出过三十四位童生,奠定了宁安县三大书院之一的地位。
如若自己的两个孙子进入正知书院,两人极可能在五年内考中童生,甚至有机会成为秀才。
过了一会儿,容秀才微笑道:&l我希望您加入我的工坊。我不知道您现在一个月的工钱是多少,但是,我一个月可以给您三十两!以后我们商行每增加一座工坊,每月至少给您加十两银子!这可是我第十二次请您了,也是最后一次。&r
刘育低下头,沉默许久,突然抬起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l我想了想,你们那里太脏,我去不了。&r
容秀才脸上的笑容消失,冷笑道:&l莫非刘老头你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r
刘育笑呵呵道:&l做过啊,谁长这么大没做过亏心事?但是,我没把心都亏没了,我还有心,你没有,这是咱俩的区别。&r
&l刘育,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r
倔老头笑呵呵道:&l我吃了一辈子罚酒,也不怕再吃几年。&r
&l你&he&he太让我失望了!一身技艺却浪费在县有工坊那种荒地,简直是对工家技艺的亵渎!&r
刘育停下微笑,认真地看着容秀才,道:&l对,你说的没错,县有工坊原来就是荒地,不过,现在有人重新开垦那片荒地,很快就会长出庄稼,而且越长越好,前所未有的好。&r
容秀才哈大笑,道:&l倔老头,看来你也被那位方虚圣骗了。他是官,你是民,他可能冒着得罪无数官的危险,帮你们平民改变工坊?我告诉你,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和左相当年做的一样,为了让我们更方便接收工坊。他若不这么做,等待的将是整个官场的反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