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教你如何克服本能!手操
56技改7
乘风发完帖子, 重新回到活动广场。
喧哗涌动的人群围绕着她,网友们争先恐后地自荐“还打吗大佬?”
“能指导一下吗学妹?”
“你到底是怎么在十天之内克服本能的?努力可以做得到吗?”
“你的这种打法在联大属于主流吗?”
问题实在太多了,乘风挥挥手, 示意他们稍等。
她点开不停闪烁的好友信息,钟逸捷给她发了一个满头黑线的表情包, 并问她要不要再来一局。
叶归程下次, 三天后吧。
唯快不破不是吧?你的读秒时间也太长了吧?要三天啊?
叶归程很短了, 上次读了6天哇。
唯快不破不是,你读的什么秒啊?
叶归程我只会这几个技能啊,我得去学新的。
唯快不破啊?满头问号什么意思啊?
乘风明明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见他不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点出下一条新私信。
老孔你冷静一点!!!
乘风觉得自己很冷静,倒是这位朋友, 看着快要抓狂了。
老孔你的这种打法很不可取!
老孔撤回了一条信息。
老孔你的这种打法有点太冒进了,这要是在战场上, 损失得多大啊?
叶归程我知道的。
老孔你真的知道吗?
老孔非极端状态下, 我们是不赞同开着手操机甲“咻”一下飞出来的。风险大、难度高,而且不是最佳反击方式。虽然很帅、很酷, 但是并不厉害。
老孔当然, 新代码的连接构思非常巧妙, 证明你有细致的研究跟独立的思考。不过我记得你以前的操作风格贴近主流,不是这样剑走偏锋。你可千万不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啊。
乘风又回了一遍。
叶归程我知道。乖巧点头
老孔怕自己说多了会惹乘风烦,何况对方求学态度如此良好, 当下深切体会到了做老父亲的苦恼。
循序渐进真的好难, 他努力收敛自己的坏脾气,跟这台小机器人做思想交流。
老孔那, 你是怎么克服肌肉记忆的本能,消化这次技改的?可以跟老师分享一下吗?
这个问题,乘风看到不下十遍了,每次都忍不住想给对方发个问号。
叶归程跟求生比起来,算不上什么本能。就练啊。
老孔总不能是干练吧?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吗?譬如代码分类、难度安排。
这群人的想法总是让乘风感到很奇怪。
有种不切实际的天真,固执地拒绝正确答案。即便“1+12”这样的算式已经列在他们面前。
叶归程你们不是有总结过吗?
老孔教研组确实想了很多办法,但学生实践后反馈都表示一般。模拟测试的成绩也逐渐出现两极分化。我们分别找同学进行谈话,暂时没有很显著的结果。
即便大家都在进步,也掩饰不了手操班整体士气的低迷。
当一个优秀了十几年的人,忽然被告知其实你很平庸的时候,这种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乘风摩挲着下巴,面色凝重地盯着聊天框苦思许久,终于想出个很精妙的形容来。
叶归程盯着一片叶子看一百秒。
老孔盯着短短十个字看了
直播教你如何克服本能!手操
三秒,意会了下,觉得大概是什么很玄学、很高深,很不理科的感悟。正想说一般人哪怕看个一千秒,也未必能够开窍,第二天信息跳了出来。
叶归程它也还是一片叶子。
老孔……
叶归程所以为什么不能干练?死练总比光看强一点。歪头
老孔一愣,打出排省略号,又删掉了。随即敲了行字,问“就是这样吗?”,发送出去之前,指尖上移,还是选择了删除。
他用力揉了把脸,僵硬的肌肉向两边推去。幽冷的背景光反照着他神情严峻的脸,思维发散中,刚才联系的同事发来两条信息。
“仔细想想,这个世界最不公平就是生物进化。你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天才,也有巨大的等级之分。”
“我一学生看完录频,跟我说心态崩了,刚一直在哭。我要是年轻个二十岁,我也得把光脑给砸了。”
“唉。你说我们做老师的可以做点什么?”
乘风见对方一直是“正在输入”,又半晌没有结果,狐疑地关掉聊天框。
三夭已经将乘风的最后一击,以钟逸捷的视角剪辑出来,正挂在广场大屏上做循环播放。
机甲黑得透彻的金属外壳,披着一层淡金色的光华,遮天蔽日地霸占住整个视野,从上方一跃而下。穿过纷飞的碎石,穿过呼啸的炮火,直至锐不可挡地拿下胜利。
网友们严重怀疑三夭私下加滤镜了,否则曾经让他们唾弃的手操机甲,不可能那么像他们的梦中情机。
短短六秒的视频,网友看了几十遍。越看代入感越强,觉得那台机甲上就刻着自己的名字。
乘风也是第一次从别的视角来欣赏自己的操作,细细品位了几遍,悄悄下载保存。见网友们还在期待地望着自己,遂高冷地竖起两根手指。
网友跟她合照,拍了几张,有点不习惯她淡漠的表情,说“姐姐,能不能不要面无表情地比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