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战后一总结,这一次熊况从南中奔袭到播州,最后在播州歼敌总共不到两千人,这人数还不如他在南中剿匪的成果多!
东南的军事体系森严,打仗也由不得熊况挑肥拣瘦,他只好按照作战手册接受了杨烈部将的投降,设立降军营地安置俘虏,等待旅部的军法官抵达再处理这些投降的人。
贵州的叛乱平定速度如此之快,就连刚刚被委任为西南抚恤大使的汪道昆也整不会了。
你说西南叛乱没有叛乱,那肯定是叛乱了。
杨烈起兵后的半个月内,整个四川、云南、贵州、乃至于广西一部分地区,一共爆发了类似于杨烈性质的土司叛乱五百三十七起,几乎可以说是州州有叛乱,县县有叛军。
但是伱说叛乱规模很大?
其中规模最大的播州杨烈叛军,连州城都没攻打下来,有的叛军甚至被县令带着人就平定了。
就离谱。
汪道昆从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手下拿着戚继光的第六旅,入蜀的林德阳第三旅,湖广待命的第二旅,东南将淮北战线以外所有的军队都投入到了西南。
可是结果竟然是这样?
汪道昆熟练的按照广西经验,开始在四川、云南和贵州推行改土归流,委任流官设置官僚体系,取消土司封号拆散搬迁叛乱的部族。
林德阳的心情比前两个人还要郁闷。
因为林德阳带领的是整个旅,速度自然不如熊况快,等他进入贵州的时候,就听说叛乱已经被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