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今,沧州城酒铺的酒脱销不说,各大酒楼定会有无数人求一坛仙人酿而不得。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都给我拿去换酒来,让你我共同消解这无尽的愁绪!
《将进酒》用在此时,陈宁感觉实在是太秒了。
完全是为酒类宣销量定做的。
李芳看向陈宁,才道,“陈公子,不管你参没参加州试,李某回京后,定会为你周旋,似你这样的有才学之人,不应该泯然众人。”
李芳为吏部侍郎,能够说出如此话,基本上已经算是明着告诉陈宁,你收拾收拾,准备当官吧。
陈宁这边摆了摆手,打算婉拒李芳,忽然一行人走进了晚宴的园子。
为首一人高呼道,“陈宁何在?接旨!”
接旨?
所有的嘈杂声在这一声中被压了下去,在场之人的目光先是看向入口处的那一队宣纸的侍卫,而后又齐齐汇聚在了陈宁的上。
陈宁此时也有些发晕,为什么让我接旨?什么况?
冯致远和李芳最先反应过来,直接跪了下去。
圣旨到,如皇上亲临。
他们二人这一跪,其余人也终于有所反应。
这是圣旨啊。
一群人呼啦啦的跪下,有的人偷偷的看向侍卫。
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过宣旨。
陈宁看向侍卫统领边的沈青竹,眼中带着询问,就见那统领将目光投向了自己,问道,“你就是陈宁?还不快接旨。”
这侍卫统领不是在责备,从口气上听更像是提醒,陈宁算是放心了一些,缓缓跪下道,“草民接旨。”
侍卫统领后的一众人马,还有沈青竹也跪了下去。
统领将圣旨打开,高声宣旨,待到他宣读完毕。
场中所有人都看向了陈宁,陈宁则是愣在了原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力出了什么问题。
这道圣旨内容很多,写的很长,总结概括一下。
就是陈宁献上《外伤杂论》这本医书对吴国很重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立下了一件大功。
而且他又在铜门关救了安平公主,这又是一件大功,皇上决定好好封赏他。
至于封赏什么,皇上从陈宁的诗词中看出了他的远大志向。
如今又正值吴国用人之际,皇上再三思量,决定封陈宁为七品骁骑尉,令他前往铜门关与吴国大军汇合,即刻上任统兵。
陈宁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自己要当官了。
问题是,他不想当官,更加不想当武官啊。
那统领看陈宁久久不语,道,“陈校尉,还不接旨?”
陈宁快哭了,他是真的不想去打仗,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战争跨度成年都再正常不过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自己这个二流高手,放在人海中,连个水花都渐不起来。
而且他还想和沈青竹成亲生娃呢,关系刚刚确立就上战场,这不是玩呢吗。
也不知道皇上是在哪里看出来我怀大志的。
他如果知道是他那首《南园十三首》才导致的这个结果的,估计会后悔的抽自己。
陈宁满脸苦笑,偷偷的低声问道,“这位大哥,可以不接吗?”
那统领顿时脸色一变,惶恐的看向陈宁,“你想抗旨?”
陈宁立刻双手向上一拖,正色道,“大哥哪里话,臣,接旨。”
和上战场相比,“抗旨”这个帽子陈宁可戴不起。
上战场不一定有事,抗旨那就是必死。。
刚才还意气风发,吟唱《将进酒》肆意潇洒,如今便如同霜打的茄子。
这叫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