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生时,曾被先帝送给一个叫史子眇的道人照看。”
“史子眇是道家丹鼎一脉的道首。我只知这些,具体怎么实施,是李儒安排的。”贾诩补充。
他一贯的风格就是用策精准,所谋必中。
但献策后立即开始规避风险,尽量少参与,这很贾诩。
“入宫的史子眇,是董卓的人?”曹操问。
贾诩摇头:“不知道。”
曹操心想:太后临危之时联系史子眇,是将其当成了底牌,必是绝对信任,身份有问题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且史子眇养了刘辩多年,如果有问题也不该是现在。
史子眇是董卓的人,好像说不过去。
两个时辰前,正因为史子眇的身份不该有问题,卢植见太后命人带其入宫,才没阻止。
随后曹操也入宫,与卢植到宫外求见。
不过太后在史子眇入宫后,心里安稳了不少,竟拒绝了这段时间最倚重的卢植,曹操求见。
曹操把事情理了一遍,对史子眇的身份,出现的时机,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他取出一颗传讯珠,在其上书写:“把洛阳的变化,告诉皇甫嵩。”
从虞妃那得来的传讯海珠,其中一颗被荀彧带在身上,另一颗曹操让人送回了谯县。
这时,他是给荀彧传讯。
稍远处,张辽策马从厮杀后的府邸内冲出。
他在战后,锋芒毕露,满脸杀气,策马靠过来:“上军。”
曹操道:“战况如何?”
张辽翻身下马:“若占了突袭之利,打其防守空虚处仍不能胜,有何面目再见上军!”
曹操问:“接下来你想怎么做?”
张辽一指稍远处的城门:“董卓必在城外广布斥候,以随时应对内外变化,我自北城破门杀出,对他的士气是個很大的打击。
且沿城扫击董卓城外散布的斥候哨探,消息传到董卓那,看他如何应对!”
张辽还有围魏救赵的用意。
北城门后路被断,董卓是急着从宫里退出来,还是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