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
自大明榆国公刘博源率领着四万两千威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松收复了赫图阿拉城后,随即便以赫图阿拉城为起点,向着北上两百里范围内广派威武军骑兵,大肆清理着残存下来的东虏。
数万威武军骑兵的血腥清洗,当即引得生活在建州卫的其他各个部落,无不惊慌一片,唯恐遭到威武军骑兵的清洗。
一些外族部落为求自保,当即连夜向着北上迁徙,以此躲避威武军骑兵的清洗。
还有一些实力弱小的外族部落为求自保,则是选择了主动向威武军臣服,希望能够得到威武军的庇佑。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例如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栋鄂部等,都是属于实力弱小的部落。
对于这些实力弱小的部落主动臣服,刘博源自然都是来者不拒,全都收了下来。
不过,刘博源却并没有像历任的大明皇帝一样,赐下大量的钱粮物资给这些外族部落,用以彰显出大明的宽容大德。
因为在刘博源的眼里,这根本就是一种无脑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脑残的行为。
赐下大量的钱粮物资,却是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若是拿着赐下的钱粮物资,用来招募军队的话,岂不是比这虚荣的宽容大德更为有效。
毕竟,就连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曾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与威压,根本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而且又有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待这些外族,不能施以仁义道德,应当施以绝对的威压。
所以,对于这些外族部落的主动臣服,刘博源不仅没有赐下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且还要求这些外族部落,主动上缴部分钱粮物资,用以支持威武军骑兵的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