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老汉看到赵临肱如此询问,顿时神秘一笑,缓缓开口道:
“外乡人,你有所不知,这正是我们凉州水稻的神奇之处。因为我们凉州大多都是旱地,想要种出水稻何其困难。
但是,我们赵王爷想办法改变了种子,于是就有了如今这能够在旱地中生长的水稻。
而且,那水稻的产量也翻了好几番。”
老汉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赵王爷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让赵临肱对这个神奇的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赵临肱听到老汉的话,感觉就像在听天书一般,水稻竟然能在旱地上生长,而且粮食产量还翻了好几番。
更令他震惊的是,这一切竟然是那个他曾经认为的逆子赵斯所为。
赵临肱此刻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他忍不住再次向老汉发问:“老人家,你是说这些种子是赵王爷发明的?”
老汉无比骄傲地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错,外乡人。
之前我们赵王爷看到这周围的粮食产量实在是太少了,于是他非常恼火,便连夜研究出了这种产量惊人、可以在旱地种植的水稻种子。”
老汉继续说道:“当时赵王爷还拉着我们村民一起去上这种种子的课,好像提到了什么杂交之类的,我反正也听不太明白。
总之,这种子很厉害就是了。”
老汉摆了摆手,神情中透露出一种洒脱与自信。
毕竟有这么一个强悍的王爷在,谁能不自信呢?
赵临肱听了此话之后,顿时感觉犹如五雷轰顶。
这个逆子怎么这么优秀?
不仅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有着那么多新奇百怪的制度,现在竟然连粮食的种子都能弄出更高更惊人的亩产。
他心中对赵四
斯的钦佩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同时也为自己曾经对这个儿子的误解和忽视感到深深的愧疚。
此刻的赵临肱心中五味杂陈,但他知道,自己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被他忽视的儿子了。
赵临肱有些犹豫,但还是向这位老人家继续问道:
“老人家,你说这旱地之中长的水稻,亩产惊人,那我问你,每年的亩产可有四石?”
赵临肱已经用自己能想到的极限产量来进行表述了。
在如今,一石大概是五十斤的重量,四石那可就是足足二百斤。
要知道,平日里哪怕是水稻种植最为繁茂的地区,每一石的产量也充其量只有一百斤,所以对赵临肱来讲,说出“四石”已然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天文数字了。
结果,赵临肱刚把这话说出口,老人家却满脸不屑地摆了摆手,语气中满是嘲讽:
“你说什么?才四石?你简直是在侮辱我们赵王爷的实力。
我告诉你,我们这亩产至少都是十二石七!”
老人说出这话之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赵临肱听了此话后,整个人更像是被雷击中一般,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动都不再动一下。
这个消息属实让赵临肱一时有点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