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逆明1644 > 第五百二十五章 巡察科技院

第五百二十五章 巡察科技院(第2页/共2页)

朱慈踉拿起一块大约半厘米厚,直径十余厘米的圆形透明玻璃。

“皇上,您所描述的镜子也已经研发成功,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宋应星从一块红布包裹当中取出一块同样半厘米厚,直径十余厘米的圆形投明玻璃,不过这块玻璃不同,它的其中一面涂有一层银色的物质,

只见从镜子的另一面观看,无比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倒影,比铜镜更清晰数倍。

朱慈踉可以预见这种镜子大规模生产出来后,大明的女子会如何为它疯狂,还可以出口海外,作价不用多高,在大明境内卖十两银子一块,出口海外卖二十两银子一块,每天能够带来的金银将是天量。

“好!传朕旨意,所生参与玻璃研发的工匠,均赏银三百两。”朱慈踉大喜之下,再次赏赐出大笔赏银。

“谢皇上隆恩!”玻璃作坊内的二十几名参与研发的工匠无不激动叩拜。

参观完玻璃作坊后,宋应星又带朱慈踉来到了另一个研发作坊。

这里研发的是水泥。

水泥在大明又称‘高黏土’,是一种高强度的天然沾合泥土,能够在一些特别的火山边缘出土,粘性极强。

说是天然,但朱慈踉很清楚的知道可以人工生产,朱慈踉虽然不怎么清楚具体步骤,可却也知道最简单的石灰与粘土混合烧制,只要把握住石灰与粘土的比例,便能烧制出高强度水泥。

水泥的研发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中间连续取得数次重大突破,相信用不了多久,达到粘合标准并且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水泥将在大明问世。

水泥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绝对是房屋建筑的革命性发展。

为了激励水泥研发的工匠,朱慈踉也许下承诺,只要水泥正式研发出来,每名参与研发的工匠也将能得到三百两的赏银,有了印刷术,造纸术,以及玻璃研发作坊的例子,同时这是皇帝金口玉言,为了三百两的赏银,所有参与水泥研发的工匠无比激动,使出吃奶的劲加紧研发。

要知道,十两银子便够一家五口生活一年,三百两银子的赏银,对于个人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