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也‘激’动了,原来大明日报上所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大明银元纸币竟然真的能够防水,岂不是水火不侵?
当然,只是防水也不能够说是水火不侵,至少老汉是不敢真拿火来试的。
当老汉小心翼翼的将纸币晾干,而后又立刻拿去银行换了银子,老汉彻底对银元纸币放心了。
发现银元纸币防水的当然不止是老汉一人,事实上,大明这么大,总有那么些人不小心将纸币渗了水。原本大明日报上虽然有介绍,说纸币能够防水,百姓们是持怀疑态度的,如今百姓们彻底相信了。
随着银行的信誉和纸币的魅力渐渐完全展现,各种面额的银元纸币开始流通。
特别是各地商贾开始用纸币结算,纸币才真正稳定流通。
以往,商贾们时常外出走商,不管是进货开始买卖,都伴随着大量的金银,由于真金白银重量不轻,而且不好看管,商贾们也时常需要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换成钱庄银票便于携带,而钱庄则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和运输费,价格往往是银价的百分之五以上,可谓昂贵,不过相对于商贾带着巨额且笨重的真金白银四处走商而言,那点保管费还是值得的。
而今,世道变了,大明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便可换成等价的真金白银,一时之间,各地商贾分分将自己的银钱从钱庄取出,转而存入大明中央银行里面,换成等值的银元纸币在各地进行商贸,如此可比用钱庄的银票省下百分之五的银钱。
银元纸币的大规模流通加上银行信誉逐渐提高,也开始有百姓拿着真金白银前来咨询存储业务。
所谓存储业务,朱慈踉根据后世银行存储的规则加以改进,适应当前所需。
不同于钱庄存钱还需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在大明中央银行存钱,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存一年以上者中央银行甚至会付出百分之二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