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猎击三国 > 第一百八十七章 【阻 击(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 【阻 击(上)】(第2页/共2页)

渔翁不是那么好做的。战争不是唱戏,摇一摇羽扇或摸出个锦囊,强敌就灰飞烟灭。每一个策略的达成,都需要付出行动与努力,甚至流血牺牲的代价。在乐进的计划中。要想让鹬蚌相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精确控制南北之敌抵达白狼的时间。

从行程上看。北面之敌因需渡过白狼水,抵达白狼的时间会比较晚。而南面之敌早已渡过玄水,八十里坦途,通畅无阻,若不加以阻拦,将会早早抵达白狼。如此。整个计划就完全流产。

据此,乐进提出“南阻北放”的方针:北面之敌放进来。南面之敌则以一部兵力阻击,拖延时间。直到天黑。

这是白狼营步兵的首战,对手,是四倍于已的幽州军。

尽管是新兵首战,而且是以寡敌众,但乐进却夷然无惧,甚至信心满满——七百兵马或许不能击败对方三千人马,但挡住却不在话下。

乐进的信心不仅是因为有二百狼牙飞骑的协助,更来自于麾下步兵中的两支特殊部队:斧槌兵与强弩兵。

斧槌兵,持十五斤重长斧或铁皮包木重槌,披重铠,为防御力与破坏力至强的重步兵。

强弩兵,执新型蹶张弩,超远距杀敌,为骑兵克星。

听上去,这与袁绍的大戟士及先登死士差不多,而白狼斧槌兵却更胜一筹,他的特殊,就特殊在其铠甲上。

三国时期,将士的防护多数都很简单,一般士兵都不可能装备头盔,只以青、褐布巾包头,故称“苍头”。铠甲,除非是有稳固地盘、兼钱粮充足的军阀,或许会给部分精锐装备两档铠。那些四处流亡的军阀,比如曹操、刘备;以及地域贫脊、钱粮短缺的军阀,如马腾、韩遂之流,那是不要想了。

这时期,能有一支常规装备札甲、持重兵器的部队,就很了不得了,像袁绍的大戟士、高顺的陷阵营,俱是如此。即便是后来的虎豹骑,装备也不过如是。而札甲也不过以皮革为里、外缀铁片的鳞甲,远远不及唐宋之明光铠、步人甲之精良。所以当时的重步兵,要想达到刀斫不入,箭矢难透,只有一个法子,即披双层札甲。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想你穿上两件棉衣……这样的重步兵,肢体行动是受限的,只能做最简单的劈刺动作。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