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看到了天子失神的表情,少女害羞之余,心里一甜。这个总把她当做姊姊般依靠的懵懂少年,终于成长了么?
这时山坡下一人提裾摆臂,急步趋行,快到坡顶时。远远拱手:“执金吾伏完,见过陛下。”
刘协抬手虚扶:“伏卿无须多礼,吾正与伏贵人闲谈。伏卿来得正好。前头的仗,都打完了么?”
伏完欲言又止,目注伏贵人,咄道:“军国之事,请贵人回避。”
伏贵人啊了一声,低头便要离开,刘协却不引为然摆摆手:“这些人你打我,我打你,无聊之极,算什么军国之事,但说无妨。”
伏完这态度,如果伏贵人不是他的女儿,估计够他喝一壶的。
嗯,这位伏贵人,正是历史上汉献帝刘协的第一任皇后:伏寿。
伏寿是伏完之女,她的母亲,正是灵帝之前的东汉第十一任皇帝,汉桓帝之女,阳安公主刘华。从辈份上说,她与刘协还有表亲的关系。伏寿比刘协大一岁,在十岁那年,便入掖廷侍奉刘协,次年被封贵人。
而伏完也父因女贵,由侍中升任执金吾。在汉朝,执金吾位比九卿,俱为中二千石高官实领二千一百六十石,主要负责宫廷之外、都城之内的治安。这种关键位置,非至亲至信之人不可授之。伏完集刘协的表姑父与岳父于一身,完全足以胜任。
说起这“军国之事”,也就是前头正干得起劲的战事,伏完也是一脸嫌恶。这事情来龙去脉,还得从帝辇离开长安说起。
由于长安皇宫在西凉军阀们互相攻杀中尽毁,加上粮食无着,刘协与一众官员便想返回东都雒阳,经过十几轮请示之后,大司马李傕才算同意。刘协与百官如蒙大赦,当日摆驾东归。
随行的护送将领有骠骑将军张济,车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杨定,兴义将军杨奉,安集将军董承,共五部一起护送献帝东归。不过张济很快因与诸将矛盾,自引军屯陕,半道走人了。
紧接着,又有第二人反悔,这人就是郭汜,想挟持天子去郿坞,而杨奉、杨定、董承都不同意。郭汜遂遣部将伍习夜烧天子居住的学舍,刘协躲进杨奉的军营才逃得一难。杨奉、杨定奉诏举兵攻打郭汜,破之。郭汜败退,去投奔李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