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想了想,道:“大逆不道之贼子,还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错非我忧心河东糜烂,安邑百姓流离失所。此刻,我已发虎符,调动荥阳大军。进剿安邑了!”
袁盎点点头,这确实是老刘家的人的脾气。
刘氏向来吃软不吃硬!
而且特别爱记仇!
当年高皇帝刘邦坐了天下,衣锦还乡,来到沛县与父老乡亲燕饮三日之久,许下种种政策福利,更将沛县划为他自己的封地,永久免粮免赋。但却对他生养他的丰县视而不睹,完全无视。
为什么?
因为当初高皇帝起兵之初,被丰县人雍齿带着丰县的百姓在背后捅了一刀。丰县的背叛,让其耿耿于怀,迁怒十数年。
后来还是许多父老乡亲帮着求情,刘邦才勉勉强强的答应对丰县也一视同仁。
“殿下仁德。臣代安邑百姓谢过殿下……”袁盎躬身一拜。他很清楚,刘家的人就爱吃这一套。然后,袁盎抬头问道:“殿下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正是我欲拜托丝公之事!”刘德躬身对拜,道:“请丝公为我走一趟安邑,一面宽周阳等贼子之心,一面暗中联络安邑忠臣义士,待我回转安邑,便擒拿周阳及其党羽。明正法典!”
看着刘德镇定自如,成竹在胸的样子。袁盎心中欣慰不已,在刘德的身上,袁盎见到了当年先帝的一些影子:“殿下今年不过十六,已有如此表现和城府,十年之后,那又该如何呢?”袁盎心里想着,只是想想那个场景,他就觉得兴奋,汉室出了一个太宗孝文皇帝,就让国势鼎盛,至今受益,倘若十年之后,再来一个太宗孝文皇帝,那么,这天下恐怕就要四海升平,凤凰来仪了!
而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于是袁盎拜道:“殿下,臣在来之前,已经与平阳侯、猗氏候等在河东的彻侯商议过来,诸位彻侯皆表示,愿为殿下效劳,铲除奸臣,安定河东,俱以传书各家在河东之军政子弟、扈从及亲族子弟……”
说着袁盎就从怀中拿出一张帛书,呈递给刘德道:“这份名单是河东诸彻侯在军政任职的子弟、外族及扈从子侄,计有军司马三,屯长十七,队率二十一,盗贼都尉二,车尉三,县令两人,县尉七人,及游缴亭长之属百人,皆愿从殿下,平定逆贼,捕拿叛党,安定河东,效忠陛下,以宁宗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