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文侯张苍主政十五年,定百工之程品,立汉室考核之制度,轻徭薄赋,重视民生,坚持原则,‘胸’怀天下。
但结果呢?
为了一个方士,太宗罢相。
还有贾谊贾长沙,万千读书人的偶像,汉室最有名最有天赋新秀。
为了王事,他从二十一岁‘操’劳到三十二岁。
结果也不过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还有名满天下的张释之。
一代名臣,政绩斐然,更是汉室法家和廷尉系统的集大成者。
结果呢?
远放淮南,至死不能回长安!
也就是今上即位后,刘氏才开始慢慢重视那些老臣的功绩和付出。
当今天子三番五次,以北平文侯故事为纲,教育群臣。
又善待元老勋臣,许特进元老的荣誉。
但,他却已经老了。
已经过了年富力强的年纪,两鬓斑驳,学习和适应新时代,太过吃力,也可能学不到什么。
与其自己搞砸事情,不如‘交’给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做。
就像他领军出征,事无巨细,皆‘交’给程不识决断,自己只做一个应声虫。
哪怕军中有戏言,将他称为‘唯诺将军’。
但这有什么可耻的?
战争打赢了,将士们得到了赏赐,他也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列侯之爵。
一本满足,再无奢望!
至于这大农上下的事情?
那就比军队还复杂。
大农令与少府共同控制和掌握着汉室庞大的盐铁官营系统以及粮食保护政策。
过手的金钱,以万万计,仓储之中的粮食,以百万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