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奇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刘靖现在都不觉得惊讶了。不过,他也知道对方其实不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而是在陈述幕府高层的决定。
“大人的要求,我倒是可以转达给国内,就我个人的意见来看,我也希望大人能够尽快成行,让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在以后平稳有序地发展,再也不要闹出这样的烦心事了。”刘靖微微笑了笑,“不过,大人能否将此行的宗旨更多地透露一下?在下是必须跟国内请示的,若不能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一些的话,我怕国内会有疑虑。”
“其实要说清楚很简单,我国要避免出口与进口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一直持续,并且让贵国也能够得到应有的贸易利润,尽量让两国之间都能够各取所需。”内藤忠重还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已经凝重了许多,“具的事情可以谈。”
“还请大人再详细解释一下各取所需到底是指什么?”刘靖却仍旧在追问,“抱歉了大人,在下职责在身,有些事情不得不问个明白。”
还真是一个执着较真的人啊。看到这个官员如此寻根究底的样子,内藤忠重心里苦笑。
不过,既然他已经问到了这里,干脆就跟他说明白吧,反正到时候也会跟那边明说的,让他们先有一个准备也好。
“我国需要进口贵国的商品,但是这些商品虽然好,却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金银流出,这是不争的事实。”内藤忠重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十分郑重了,跪坐着腰也直了起来,好像已经当做自己来到了大汉京城的谈判地一样,“我国虽然富藏金银矿藏,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而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送了出去就再也不来因此,我们想要在谈判贸易的时候,对每年的贸易额度和方式也作出一定程度的规定,这样才能让贸易变得更为有序。”
“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要限制两国贸易?”从内藤忠重躲躲闪闪的几句话当中,刘靖总算明白了对方的真正意图,“为了限制金银矿藏的不断流出,需要把交易额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大人是这个意思吗?”
“这么总结虽然有些生硬,但是本质上是没有错的,可以看做是我们的本意。”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内藤忠重也不想隐瞒了,“专使,不瞒你说,其实早在两三年前就有人要求对两国贸易作出限制了,因为金银流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大汉建国之前,我们已经和贵国的商行建立了贸易联系,那时候的贸易量已经很高,掠过那些不提,光是在大汉建国、我们两国正式建交的这差不多八年里面,金银流出量的增长速度都十分惊人。在八年前,我们流出了金五百三十两,银两千三百贯,而去年一年,我们流出了金四千七百两,银接近两万一千贯,数字近乎于增加了十倍!至于铜,那就更加多了,八年间我们总共向贵国出口了超过一千五百万斤!当然了,现在这个数字其实还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再不去加以限制的话,恐怕再过十年,金银的流出量就会让我国难以承受了”
“大人若是要主动限制两国贸易的话,恐怕恐怕不太容易为我国朝廷所接受啊。”沉吟了片刻之后,刘靖颇有些为难地说。
其实在他的内心里,是承认对方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这些年来他负责对日本的贸易,这位老中大人所说的问题,他自然是一直都心里有数的,幕府对中国的进口量极大,能够出口的商品远远填补不了进口所需,所以每年必然会有大量金银货币流出。金银是国家的财政命脉,站在幕府的立场上,想要对这样不断失血的贸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控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他不是日本人,他是大汉的官员,他应该按照大汉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以大汉的角度,这种不平衡的贸易是极为有好处的,大汉现在百业待兴,为了扩大生产,本身就需要金银等贵金属的填补来充实市场。同时现在国内也在进行币制上的改革,当然会希望流入的金银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