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194章 社稷之臣,朕必重用

第194章 社稷之臣,朕必重用(第2页/共2页)

甚至有的大臣还搬出了陈年旧事,言说李纲本就是忠臣之后,又年纪轻轻地进士及第了,为官十余年间政绩斐然,只是因为太过于正直不阿,故此才遭到了贬谪,如今官复原职又敢于出使强盗营寨,理应该委以重用………</P>

其他的大臣们,对于宗泽也是大加赞颂,言说宗泽是虽然是赐同进士出身,但是为官以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P>

赵吉听从进言的这些文官大臣们,虽然是在迎合着他的圣意在大力地褒奖着宗泽,不过,他们却在褒奖着宗泽为官的政绩同时,也暗藏着嘲讽着宗泽不过就是元佑六年“末科”的“赐同进士出身”。</P>

穿越者赵吉明白,这就相当于城后世的一群当年考上清北的高才生们,对虽然也考上了清北不过只是以压线的分数位列于倒数第一名同学的嘲讽。</P>

可是,赵吉却知道,当年三十三岁的宗泽之所以在元佑六年,在众进士中只是“末科”,被“赐同进士出身”,是有原因的。</P>

当年,宗泽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试,通过省试后,进入殿试。</P>

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为大宋江山社稷计,当革除弊政……</P>

当时,主考官看到宗泽的科举卷子,便批注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宗泽虽未能名登榜首,但毕竟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开始步入了仕途。</P>

赵吉一指今年七十岁的余深,说道:</P>

“余太宰,可知当年宗泽科举殿试时,为何被置于“末科”,为诸位爱卿讲一讲吧!”</P>

老谋深算又会奉迎圣意的余深,立即会意赵官家的用意。这是赵官家想给宗泽正名啊!</P>

“咳咳咳。”余深轻咳数声后,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地说道:</P>

“元佑六年殿试中,老夫不才,被先帝哲宗皇帝选为主考官之一。</P>

老夫犹记得,众位考官传阅宗汝霖那万余字的殿试之进,众位阅卷考官惊骇不已。</P>

并非因汝霖之试卷上的字数过多,只因汝霖敢在试卷之上敢于针砭时弊,以‘朝廷的朋党之祸自此始’,‘为大宋江山社稷计,当革除弊政’为论点进行叙论,实令吾辈惊骇不已。</P>

故此,将宗汝霖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P>

如今思来,老夫身为众考官之一,当时没有力挺宗汝霖位列【头甲】,实为我大宋埋没了一代贤良,甚是惭愧啊!”</P>

余深的话说完,之前那样还瞧不起宗泽只是个【末科】进士的那批文官大员,纷纷地低下头,惭愧得脸红不已……</P>

太宰余深还不忘记,恰到好处地拍一下赵官家的马屁,故作激动地高声道:</P>

“幸好,陛下圣明,启用宗泽和李纲,实乃我大宋中兴之幸啊!”</P>

赵吉被这个马屁精给拍得心情舒畅,眉开眼笑。</P>

这时,吏部的官员见状,不仅是附合大宰余深,更是为了迎合圣意,便对赵官家启奏道:</P>

“宗汝霖曾在元佑八年被派往大名府馆陶县,任县尉兼摄县令职事。</P>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