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惊动了陵城知府,正在赶来的路上。
谢昭一向懒得与同僚打交道,征求姜玉珠的意见道:“夫人,咱们去知府衙门做客还是去海边渔村走一走?”
从京城运送大批的石头等待卸货,补给交接,正好需要两日。
“当然是去海边!”
姜玉珠脱口而出。
陵城周边靠海,海产丰富。
天一冷,鱼虾蟹肥美,以往在京城里,哪怕保存的再好,也吃不上鲜活的。
捞上来的螃蟹,只需要清蒸,原汁原味,肉质紧实。
夫妻俩商议,只带红锦和良安,其余人全部进入陵城补给。
姜玉珠把丫鬟和芍药等人托付给韩真后,马车沿着一条小路一直走,等天漆黑,终于到了海边的小渔村。
海潮汹涌,一浪高过一浪,正是涨潮时。
不远处的渔村是由石头房子组成,四周黑沉,看起来毫无人气。
姜玉珠下了马车,点燃火把照明。
脚下的沙滩有些粗砺,内里掺杂细碎的小石子儿。
海风扑面,杂糅着湿湿咸咸的味道。
海边的建筑有些特别,皆为石头屋子,院墙并不高。
谢昭为姜玉珠披上披风,打着一盏灯笼在前带路。
“元和,这个时辰了,咱们上门叨扰是不是不太好?”
住在渔村,少不了赶海,村人的作息大多随着潮汐来走。
姜玉珠跟在谢昭身侧,略显迟疑。
谢昭侧是帮着她紧了紧披风,介绍道:“玉珠,渔村的人虽家家户户有院子,却并不住在这里。”
村人祖辈是渔民,渔船是他们的家。
渔村也很潮湿,所以村人吃住多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