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镇政府先借给你们村十五万,做基建,然后不够的再到信用社借支农贷款,用来购买设备……”罗子良说。
“那大概要借多少?”邓建中问。
“为了长远一点的考虑,我们不能做得太小,瓶装矿泉水、桶装矿泉水我们都要上,我查了一下,估计再借个三十万吧。”罗子良想了想。
“这么多?”邓建中支书吸了口凉气。
“这算多吗?别人开厂办公司几百万上千万的借,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胆大的饱死,胆小的饿死。放心吧,我们镇政府会全程跟进的,我们借给你们的十五万,主要是用来修路,减少将来的运输成本。矿泉水做出来了,我会亲自去帮你们卖的。”罗子良说。
“那,要不,镇政府来办这个矿泉水厂吧,我们村大力支持。”邓支书说。
“政策规定,政府工作人员不能投资办厂,如果能办的话,我早就办了。邓支书呀,这个事情不会亏本的,只是赚多赚少而已,我在这时表个态,如果效益不好,我们政府借给你们修路的钱就不要了。”罗子良说。
当初收了包工头的不少好处费,放在镇财政所,现在就拿来做风险投资吧。
做了很多工作,邓支书才终于同意。
接下来,罗子良又去找镇信用社的主任葛大金,请他吃了饭,拉他到桃花村实地查看,贷款问题也解决了。
然后桃花村的支书邓建中发动村民修路,建设厂房。罗子良这边安排乡镇企业站的工作人员全部跟进购买、运输、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