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知道,这种做法是没错的,在仕途之路上,很多时候就得这么做,当面揭领导的短,那无异于引火自焚。
不过有一点。
他说的话出发点可不是在解决问题上,这种人往往会使得事情不断的恶化,因为,领导如果没有分辨的能力,那么结果往往会越发的严重,一直到最后,发展到无法挽回的余地。
“刘哥说的在理,可能是我们下的功夫不到位。”旁边立即有人开始附和起来,是一个女的,也是三十多岁,长的就是那种顺风倒的模样,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再配以上面的一双细眉,正应了那句贼眉鼠眼。
杨明心里就不怎么痛快,心说,溜须拍马是正常的,毕竟谁都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都想讨领导的欢心,但是人怎么也得有个立场,怎么也得有个本质啊。
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而且是对老百姓有益的工程,就因为你们这种小人,到最后出了问题,耽误的可是几万人,乃至是全市的人。
而且,现在不说心里的想法,一味的讨好领导,这根本就是饮鸩止渴,眼下能过得去,领导也高兴了,可问题没解决,到最后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那时候上面谴责下来,这个小组,乃至整个办公室里谁能得好?
其实杨明知道,他本不需要担心这些,他完全可以在这看笑话,因为他的升职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了,到这里来就是走个过场,能有成绩就有,没有也不碍事。
他有些犹豫了,自己该不该说实话?
该不该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董青的分配方式错了,只要改变一下方法,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前车之鉴,杨明现在是想说又不敢说,说了难免这个董青还得说他两句,再看看边上那几个人,弄不好就得跟董青一个鼻孔出气,然后将自己孤立起来,那以后的工作可就不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