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从多层壁下手!”
“考虑到制备工艺,纯度以及纺丝方式造成的抗拉强度下降……”
“保险起见,我们需要把单条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提到1500Gpa以上!!”
碳纳米管
魏荣呆呆地看着吕永昌,伸手一巴掌糊在了自己光洁的额头上。
敢情刚才自己说的话,吕教授一句都没听进去是吧?!
他眼中露出几分急色:“可,教授,多层壁的碳纳米管理论计算太过复杂,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上限在多少Gpa!”
吕永昌轻笑一声。
“这不正好说明了多层壁碳纳米管的可塑性极大吗?”
魏荣:“……”
还能这么理解?!
经过一番辩驳,吕永昌单方面宣布了魏荣的辩驳无效。
于是,魏荣“兴高采烈”地替吕永昌打起了下手。
……
“魏荣,帮我看看56号样本怎么样?”
吕永昌头也不抬地说道:“我记得那都是锯齿形的排列方式。”
微观层面上,单层壁碳纳米管的原子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锯齿形、手型和扶手椅型。
这三种排列方式制造出的碳纳米管也有不同的抗拉强度。
至于多层壁碳纳米管……
那排列方式就多了去了。
毕竟,两层壁碳纳米管属于多层,两百层壁碳纳米管也属于多层。
而吕永昌他们现在做的……也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
穷举法。
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个试过去。
用排列组合的方式不断试验,再让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找出其中的规律,再精准定位最适合的多层壁排列方式。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