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
李信并没有进入大殿,这个时候进入大殿,无疑会对这些考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是让人将已经收上来的考卷取了过来。
“父皇,,在鉴赏方面,李信也许知道美和丑,但若有细微的差别,李信还是分辨不出来的,所以只能是交给杜如晦他们。索性的是,自己很信任杜如晦这些人。
“陛下,这个人很大胆。陛下,虽然您当初下旨不用避讳信字,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人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将信字缺笔,可是这个陈子昂却是没有,这个家伙倒是一个大胆的主,也不怕陛下生气。”杜如晦笑呵呵的将试卷取了出来,指着其中一处说道。
李信望了过去,果然看见上面有个信字没有缺笔,当下对身边的李承宗说道:“去,看看其他人的考卷,其他人写这个信字的时候有没有缺笔。”
“是。”李承宗也是一阵好奇,走入大殿,朝远处的陈子昂望了一眼,有的时候。帝王虽然有明诏,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下面的人还是不敢轻易的冒犯此事,尤其是这些考生更是如此。谁知道上面的官员会不会拍马屁什么的。他在试卷中选了几分,果然看见许多试卷都已经缺笔,唯独只有这个陈子昂没有缺笔。
“倒是一个人物。”李信看的分明,笑呵呵的说道:“这次随军就让他跟随大将军前往草原上走一遭吧!虽然文采不错,可是想要成为栋梁之才。仅仅只是写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可不行,上阵能杀敌,下马能治民。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陈子昂若是知道陛下如此重视他,心中肯定是感恩万分的。”岑文本有些羡慕的说道。一个考生就算是成了状元,能让天子如此重视,也是很少见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有名的文人墨客,最后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真正建功立业的有多少呢?
陈子昂无疑是一个幸运之人,能够得到李信的亲自任命,一开始就能跟随大将军出塞。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他在军中走一遭,日后成就自然是不在话下。
在一旁的陈子昂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正望着四周,眼前的一切让他汹涌澎湃,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他就将在这朝堂上生活。只是按照大唐的规矩,前三甲都是应该下地方的,为从政增加经验,然后才能一步步的向上爬升,相反那些排在后面的学子会留在国子监或者是翰林院等清贵的衙门。
两者说不出谁好谁坏。虽然前三甲的前途更好一些,但是若是留在朝廷之中,若是能得到哪一位大人提携,或许爬的会更快一些。这些都是靠的是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