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住明朝朝廷的恐怕不只是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还有北面的外敌吧。”刘彻拧眉,以明朝的情况,两线作战,那完全就是在把自己一步步往死路上送。
他们现在的国力、内政、朝廷内部的情况都完全不能支持两线作战的强度。
如果能够让一边暂时消停消停,主要的作战压力只剩下另一边的话……那么朝廷也不是不能腾出手来整理整理自己的内政问题。
——没错,说来说去,刘彻还是把目标放在了明朝朝廷本身的内部情况上。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其实基本上都是通用的,放在明朝现在的情况下也有道理。
假使现在天降陨石,把北面的外敌全都砸死了,然后明朝朝廷就剩下了内部的起义军这个敌人,难道他们就能顺顺利利取得成功了吗?
大约还是不行的。
外敌没了,他们可以调动边军,特别是一些精锐的边军回来加大镇压起义军的力度,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就能让起义军全部覆灭,无法获胜。
一来,起义军本身的作战能力、将领们的指挥水平,大浪淘沙到现在,也没有那么那么弱了;二来,起义军最大的底牌就是源源不断参与起义军的百姓——明朝朝廷内政要是不能清理清理,搞明白到底上上下下乱七八糟明里暗里收了多少赋税并且去掉不合理的部分的话,那参与起义军的百姓就是源源不断,仇恨朝廷的百姓也是源源不断。
就算他们不能完全获胜,那他们难道还不能归降再起义吗?
而且,这还不能说他们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归降——他们投降是真诚的,因为他们也希望能从朝廷那里获得能够安稳活下去的资本,一部分钱财、一部分土地、一段时间的减免赋税……安定下来,不需要冒着生死风险,他们当然是真心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明朝朝廷给不了百姓们这些东西——他们连军饷都发不出来以至于连年兵变,何况招安的钱财和其他各项条件?
所以,后来百姓们再度选择起义,也是真心实意的,未必是什么提前密谋好的。
这样总结下来,不正是刘彻的那个目标吗?
内政问题,内政问题。
如果明朝不能抓准一些空档解决了自己的这方面问题,或者,至少是部分解决,那么就算来个陨石砸死外面的敌人或者砸死起义军,甚至,两者全都砸死,那明朝朝廷也还是没多少时日的。
内部混乱,军队的根本制度已经崩溃,不论是军户还是屯田制,都因为本身的不合理、人为的破坏以及没有监管而完蛋——军户活不下去跑路,屯田被将领私吞;军饷呢,又因为多重原因而根本没有。
明朝朝廷为什么没有钱?官员从赋税中吞走一部分都只是次要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本来就收不到多少钱……缴税的百姓们没有土地没有钱,有土地有钱的人不交税,然后朝廷还不管后者,皇帝也不管后者,大家都可劲指着前者吐钱……
刘彻其实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个结果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如果说是这些有土地有钱的大户人家,都像是东汉乃至后来那什么三国时期、还有魏晋时期一样,不仅有钱有地,还有为数不少的自己的私兵,且战斗力不俗,朝廷确实没有多大把握对他们动手,特别是在内忧外患到处调兵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