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朱棣说,朱由检在这几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
第一个是替代的人选……你朱由检知道军中有哪些将领吗?知道这些将领都是什么情况吗?知道他们谁的能力和左良玉不相上下甚至更好,并且还比较忠诚听话吗?
他很可能并不知道——或者说,知道的不够清楚。
况且,杨嗣昌刚刚传过去消息,朱由检就能够批准,他有什么时间去考察将领?要是像自己一样,对将领的情况心知肚明,那确实可以立刻下决定,但是朱由检不是——所以,他不就是全凭杨嗣昌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杨嗣昌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哦,这一点,就又要说回朱由检的眼光和用人问题了,这也是个大问题,朱棣已经不想提了。
总之,他选人就没有选明白,那怎么可能还指望他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
当然,还是那句话,临阵换将也不是不行,虽然要走向好结果需要做好多方面准备,但是如果扭头反悔,那导向的结果就会比没有做好准备的临阵换将更坏。
朱棣对此那是更生气了。
——你要么就不要同意杨嗣昌的这个见鬼的提议,他是被左良玉的瞧不上他气疯了,又被对功劳的渴望冲昏了头脑,所以才疯了一样要临阵换将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你呢?
你是皇帝!你的脑子呢?你冲动什么呢?
朱棣觉得,自己要是像朱由检一样冲动——如果他真的是冲动的话——那自己都根本不可能坐上皇位,早就被朱允炆那小兔崽子给弄死了。
朱由检一开始脑子就有病。
有病就有病吧,临阵换将就临阵换将吧,准备不充足就不充足吧,你他娘的竟然还能掉过头来反悔!反悔!
杨嗣昌后悔了是他杨嗣昌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同意?你为什么要让朝廷同意杨嗣昌的话,也来个什么见鬼的收回成命?!
天子的话,是能随便收回的吗?朝廷的命令,是能够随便收回的吗???
就算是要收回,那也得看情况啊!小事情,收回就收回吧;或者,决定刚刚下达,诏令还没有发出去,收回也就收回吧——但这其实也已经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原本错误的决定,收回才是皆大欢喜,那就收回吧——比如,皇帝突然要搞一些什么大兴土木或者滥用民力或者增收赋税之类的话,然后被贤臣劝阻了,皇帝自己也想明白了,然后决定收回命令……
那没问题!那很好!那非常好!
这个其实是最好的收回成命的情况——不仅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还能给皇帝树立一个善于纳谏、胸怀宽广、爱护百姓之类的明君形象,简直不能再好了!
但是这他娘的临阵换将又反悔是个什么东西?
朱棣深深觉得,大明到了这个地步,走到最后完蛋的结局……还真的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