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赵符
进行审阅,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标注在奏章下方。你们只能提意见,不能做决定!”应仲良说道。
“臣等遵旨!”应伯元等人跪道。
“这十三道的名字你们自己讨论好,然后告诉朕。”应仲良说道。
“臣等遵旨!”应伯元等人再次跪拜。
“现今已经一统,那么运河修到新郑的事就要提到日程了。至于离山,其离水连接燧河,疏通、整理一二就好。工部拿个方案出来,然后去找户部要钱。”应仲良说道。
“臣遵旨。”张行之、李钊说道。
“还有,从帝丘修建前往各州府和主要大城的直道,要宽、要好。”应仲良说道。
“修建直道?现有的道路并未有损,会不会有多此一举的感觉?”魏鸾问道。
“修建直道,贯通南北,减少陆运时间,是大利国家,大惠百姓之事,怎会多此一举?这件事要快,在完成新的十三道规划之后,各道要同时进行,尽量在五年之内完成。”应仲良说道。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说道。
“天下承平,部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但是为了防止远遁的代国,郑灏手里的部队就留在云城、鱼跃一代,阻挡北方的敌人。不过也要进行整编,将乌云,盛乐等地的部队全部编到一起,凑足四十万人即可,以后就驻扎在边境,是为边军。”应仲良说道。
“郑灏将军多日未有信,此时不确定郑将军手里还有多少人。”司马隽说道。
“这几地加起来总有七十万人,整编成四十万难道还会有问题?”应仲良说道。
“是。”司马隽退到一边。
“然后帝丘、江都、离山分别驻扎二十万、十万、十万禁军,用以维护三都安全。其余地方则共计维持二十万人,用以日常维护安全之用,此便是护军。三军维持在一百万上下,各司其职,不可妄动。”应仲良说道。
“陛下,护军人数未免太少了,现在梁、周还时不时发生动乱,人数太少,怕是难以弹压。”魏珲说道。
“三都驻军,就为防此。”应仲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