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12章 公主的考试

第12章 公主的考试(第2页/共2页)

题目有三道。

数学题是一道一元四次方程的求解。

物理-化学的题目是一道实用性很强的题目:电灯泡中需要充一种不能助燃不能氧化的气体。这种气体在空气中占比约78%,问如何取得这种气体。

机械的题目也不难,并不要求设计一个机械,而是给出两个机械设计的方案,请答题人比较这两个方案:

现有两种设计,皆可将柴火燃烧之“热力”转化为推动石磨旋转之“机械力”:

设计一:于火上置一铜釜,盛水。釜顶引出一竹管,将喷出之蒸汽引导至一小轮叶片上,冲击叶片使其旋转,从而通过齿轮带动石磨。

设计二:于火上置一精钢所制密闭坚罐,内盛少许水。坚罐同样引出一管,冲击叶片轮,但其罐内压力十倍于设计一。

若两设计所用柴火之多寡、之种类完全相同,燃烧时间亦相同。

请问:设计二最终能推动石磨转动的圈数,是否是设计一的十倍? 请详尽解释其中缘由。

三道题目都是由张诚所出的。按照芃芃公主要求,三道题目必须是对方根本无法得出解的,而又是有答案的。一个“我不知道答案”的题目,就太没有诚意了。

当然,三国使者都交了白卷。

公主也只好派出自己的侍从“很遗憾的”拒绝了三个国家求亲的要求。公主说的是:“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不在一个水准上,以后没法相处,所以大家不要勉强彼此了。”

使者说,你的题目就是故意为难我们,你毫无诚意。

公主的侍从说:怎么可能,这样的题目在我国的大学里,都只是普通学生学习研讨的内容,虽然难一些,但是也没有难到完全无人可解。如果把这三道题挂到我国的大学里,必然会有人给出答案。

那道数学题,赵杏儿是随手可以解答的。提炼氮气的方法,赵杏儿对这方面不熟悉,但是听到这道题目的陈破甲用了小半天就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李灵,立即带着胡玄去找陈破甲,要买下这个技术的授权。

陈破甲说:“这只是个很粗糙的装置,确实不含氧气了,确实是以氮气为主的,但是手法很粗糙。”

“巩侯曾经说过,一个笨办法如果有效,那它就不是一个笨办法。”李灵说。

陈破甲就大笑。说办法其实蛮简单的,就是用碳在空气中燃烧,然后把这些燃烧的空气通过石灰水,再得到的气体基本上就是氮气了。原理是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

“这个方案存在风险,就是如果碳燃烧不充分,最后制备的气体中会包含有炭气。会导致中毒。另一个问题是会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不过水蒸气你可以通过生石灰吸附之类的办法继续去除……”

陈破甲随手绘制了一个反应装置的草图,何处燃烧、何处放置石灰水、何处收集气体、何处进行干燥吸附。

“有个原理就成,我们慢慢调试。”胡玄要的就是这个原理,至于调试……机械工程就是干这个的,设备可以不断改进。“有了这个,电灯泡的寿命就能提高好多倍!”他确定的说。

至于那道机械题……

实际上是个认知陷阱。没有研究过热力学原理的匈奴人,是不可能想通这道题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