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着夜归雪,拐弯抹角,“夜相府与南宫家……”
夜归雪是南楚夜相府二公子,苏容是江州刺史府小庶女,都初来京城没多久,难道是早就相识?更有一种说法,苏容为了夜归雪,退了周顾的婚事儿。
夜归雪不是大梁的朝臣,皇帝接见他自然不能在御书房。
明德殿内,夜归雪端坐喝茶,伺候的奴才宫女们都偷偷看他,这夜二公子当真如传言一般好姿容,如玉树芝兰,令人一见夺目。
夜归雪点头,“承蒙陛下惦记,我家王上一直安好,王体安建。”
他看着夜归雪,“不知南楚王是何时得知的?”
他叹了口气,“算起来,苏容亦是朕的外甥女。当初堂姐舍生取义,朕悲痛至今,若是早得知她有女儿留下,朕也不会让苏容在江宁郡受苦多年。”
皇帝闻言神色一顿,“你们王上的意思是,不惧开战?这些年南楚早有准备?”
皇帝心下一惊,没想到南楚王对苏容如此看重,并不以王权压她,这话的意思是,只要苏容回南楚,一切便听她的。这是人还没到南楚,便提前交权了?
夜归雪见皇帝顿住,也不接话,洗耳恭听,静听下文。
夜归雪点头,“我们王上的意思是,王女的身份,不容置疑,若大魏来犯,我们王上依旧如当年一样,与大梁一起,共敌大魏。”
皇帝一愣,“既然五年前就得知……”
皇帝恍然,“南楚王考虑的是。”
皇帝打量夜归雪,丰仪气度不俗,令人一件难忘,他心中也赞了一声。当年成国公府有女与南楚夜相府公子彼此心仪,为拉进南楚和大梁的属国关系,大梁自是极力促成,后珍敏郡主又为大梁与南楚太子立下婚书,更是一度紧密地将南楚与大梁绑在了一起。
皇帝坐直了身子,“哦?公务为何?”
皇帝颔首,抬步往明德殿走。
皇帝走到主位坐下,又笑着请夜归雪入座,对其极其礼遇地道:“夜二公子,朕听闻你来大梁京城,早就想见见你,但你着实有些难请啊,以至于直到今日,朕这才见着了你的人。”
皇帝维持着面上的沉稳,点点头,“你们王上膝下只有这一王女,是该如此待之。朕虽然还没见过苏容,但她来京后,做了不少事儿,朕对她早有关注。本来在得知她身世时,是想立马召见她,但被老护国公阻拦,担忧大魏发难,当年之事,既然珍敏郡主假死脱身,若是被大魏得知,定不会善罢甘休,因她签订的和约怕是要作废。若大魏撕毁和约,两国之争怕是又要掀起,朕若不能做好万全准备,确实不好见她,证实她身份。”
夜归雪如实道:“不瞒陛下,南楚局势一直以来不甚平稳,我们王上膝下只王女一人,若不能为其铺好路,如何能迎王女顺利回归南楚?”
皇帝只能继续道:“关系何时这般好了?”
皇帝道:“朕也是才知道,苏容是珍敏郡主与南楚王之女,老护国公这些年一直瞒得紧,没对朕透丝毫口风,以至于朕如今才知。”
夜归雪笑道:“两府联姻之事,是我们王上促成。”
夜归雪道:“我们王上五年前就得知了。”
夜归雪笑了笑,“从大梁迎回我南楚王女。”
他看着南楚王,直言,“难道大梁这些年一直全无准备吗?”
南楚王摇头,“大梁经过当年一战后,先皇痛失亲侄女,朕痛失堂姐,虽然签订了互不进犯和约,但自朕登基后,自然不可能一味天真地相信大魏有一天会不撕毁和约,故而,护国公府的三位公子一直投身军中,勤加练兵。”
若不是以防大魏有一天翻脸,他怎么可能容得下护国公府至今?
夜归雪点头,“大梁不是全无准备就好。我们王上也说了,珍敏郡主生于大梁,长于大梁,为大梁的付出天地可鉴,她当初即便假死脱身,也是大魏不仁在前,她摆其一道在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我们王上希望,陛下堂堂正正认回外甥女,以正珍敏郡主之名,我们南楚也会堂堂正正迎回王女。”
南楚王颔首,“南楚王说的极是,朕也深觉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