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芝加哥联合中心训练馆内,迈克尔·乔丹将手中的遥控器随手扔在沙发上,电视屏幕上李飞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在他眼中显得无比刺眼。
“真正的赛季,从今晚才刚刚开始?”
乔丹咀嚼着这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
输球,卸下包袱?说得好听。
在乔丹的字典里,输球就是输球,是耻辱,是需要用十倍、百倍的胜利去洗刷的污点。
他承认,34连胜很了不起,但这个纪录越是辉煌,终结时的坠落感就越是沉重。
他太懂这种感觉了。
现在,尼克斯那股无敌的气势已经被热火队凿开了一道裂缝,而他,迈克尔·乔丹,就要成为那个将这道裂缝彻底撕碎的人!
然而,就在尼克斯连胜终结的第二天,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以一种更加狂热的方式席卷了整个北美乃至全球。
1998年NbA全明星赛的第一轮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嘿,球迷朋友们!一年一度的篮球盛宴再度来袭!”
tNt的演播厅里,凯文·哈兰用他那富有激情的嗓音宣布道,“从今天起,你可以为你最喜爱的球星投上宝贵的一票!是卫冕冠军迈克尔·乔丹?还是本赛季打出史诗级表现的李飞?或者是航天城的查尔斯·巴克利与哈基姆·奥拉朱旺?亦或是费城那位桀骜不驯的新星阿伦·艾弗森?”
屏幕下方,一行醒目的字幕滚动而出:
【发送你支持的球员姓名至短信平台,为你的偶像打cALL!】
在90年代末,短信投票还是一项颇为新潮的互动方式。
但联盟显然低估了李飞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大洋彼岸那个刚刚开始拥抱NbA的国度里,所拥有的恐怖号召力。
几乎是在投票通道开启的瞬间,无数的短信就如潮水般涌入了NbA的官方数据后台。
“李飞!”
“必须是李飞!”
“兄弟们,给飞哥投票啊!短信发起来!”
在中国,无数刚刚接触NbA的年轻球迷们,正围在电视机前,或者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着投票方式。
他们或许还分不清什么是挡拆,什么是区域联防,但他们认识李飞,那个在NbA赛场上所向披靡的黄皮肤巨人。
为国人争光,这种最朴素的情感,转化为了最直接的行动力。
无数人省下自己的零花钱,一遍又一遍地发送着那个早已烂熟于心的名字。
而在美国本土,李飞的人气同样无可匹敌。尼克斯的34连胜,将他的声望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的象征。
他的强硬、他的冷静、他的商业头脑,都让他吸引了无数超越篮球范畴的追随者。
投票通道开启仅仅24小时。
NbA联盟总部,总裁办公室。
大卫·斯特恩看着数据部分送上来的第一份报告,饶是他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第一名:李飞,58万票。
第二名:迈克尔·乔丹,37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