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一听就皱眉道:“公则,有什么办法赶紧说来听听,都什么时候了还欲言又止的。”
郭图一听就赶紧说道:“吾军现在严重缺粮,根本就不可能发动攻城了,不然就趁着议和的时候,偷偷派出大军回去打击赵云的骑兵,如此一来赵云骑兵毕竟数量有限。
到时候一定会被吾军主力击败,抢的吾军的粮草自然而然不就运过来了,那样就解决了吾军最大的困境,有了粮食自然吾军士气就会高涨。
然后吾军重整旗鼓继续攻打元氏城,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袁绍听后,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
许攸却眉头紧锁,站出来反对道:“不可!如今议和使者已派,若此时暗中调兵,一旦被敌军察觉,吾军将失信于人,且敌军定会有所防备。
赵云智勇双全,其骑兵战力不凡,吾军长途奔袭,恐难一举将其击败。
若陷入持久战,吾军缺粮之困将更加严重。”
袁绍一时有些犹豫,郭图急道:“许子远如此胆小怕事,那吾军只能坐以待毙。
此时若不果断出击,待敌军粮草充足、兵力集结,吾军再无胜算。”
袁绍被郭图这番话一激,最终还是决定采用郭图之计。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许攸突然双膝跪地,满脸愁苦地向主公进谏道:“主公啊!请您三思而后行!
倘若吾等此刻贸然指挥大军去围剿赵云的骑兵,万一战事不利,或者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啊!”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对这一决策充满了担忧:“一旦城内的荀谌军得知吾等的行动,知晓吾军军营内部空虚,士兵们又饥饿难耐、毫无斗志,他们必然会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从城中冲杀出来,给于吾军以致命一击,如此一来,吾等的军营恐怕会在瞬间被他们一举消灭啊!”
袁绍此时一听许攸的建议,又犹豫起来,他左右为难又觉得两个主意都有可取之处。
一时间袁绍不停的在军营中来回走动,希望尽快能够想到一个答案。
就在此时郭图又说道:“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吾等应当当机立断,要不军中无粮早晚也会引起兵变,到时候荀谌率领军队攻出来,到时候吾等一样会全军覆灭的。
不如吾等就弃营回头去伏击赵云骑兵,要是真的消灭了赵云骑兵,吾等再挥军回来继续进攻元氏城也不迟。”
袁绍听了郭图这番话,心中的天平逐渐倒向了出击一方。
他咬了咬牙,狠狠道:“就依公则之计,即刻准备回军伏击赵云!”
许攸见劝阻无果,只能长叹一声,无奈退下。
于是,袁绍秘密调遣大军,悄然向赵云骑兵埋伏之地进发。
而此时,荀谌在城内早已在袁绍军营安插了细作,得知袁绍大军倾巢而出的消息后,他立刻点齐兵马,打开城门,如猛虎出笼般冲向袁绍空虚的大营。
袁绍大军刚行进不久,后方便传来急报:“主公,荀谌军偷袭大营,大营危在旦夕!”
袁绍大惊失色,没想到许攸的担忧竟成了现实。
他忙下令回援,可此时军心已乱,士兵们又饥又乏,哪里还有往日的战斗力。
就在此时郭图又劝道:“主公不可轻举妄动,既然吾等已经撤兵,就不必在乎那座空营了。
吾等现在伏击完赵云骑兵以后,不管成不成功,都应该选择退兵,毕竟吾等盟友匈奴现在也是危险无处不在,随时都有可能被陆云大军占领。
到时候主公大军还在这里的话,等陆云大军进攻雁门关,吾等还可以从太原出兵击退陆云大军。
要不然吾军在这里和赵云军对峙,等陆云大军进攻并州,岂不是因小失大,到时候吾等就真的没有了息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