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下午的到来,周边气温降低,空气接触到皮肤,就有一股清爽的凉感,凉感既能让饱腹的动物振奋精神,又能让空腹找食的动物消耗身体剩余能量。
在炼灰二龙与混合小队的前方二百五十米处,有一小群弯龙在峡谷中弯弯绕绕,虽然它们头部跟混合小队的禽龙一家类似,但在比例上却小了不少,具有角质喙用以切割植物,也具有钉状拇指,可用于防御或抓握。
后肢强壮,适合双足或四足行走,具备快速奔跑能力,速度可达25公里\/小时。如果遭遇食肉恐龙或动物,钉状拇指起不了太多作用,那么他们立即快速逃跑,加上成群结队的特性,能很好地应对天敌的威胁。
奈何这两种特性在应对食物短缺上,却显得十分无能,奔跑速度快仅适用于逃离天敌上,在奔跑中寻找食物,白白消耗体力;成群结队是能更快发现天敌,也能通过分散来找寻可食植物,不过弯龙们可不这么想,一旦族群个体分散,那么潜伏峡谷阴影处的掠食者,就会趁他们不注意猎杀一两个同伴。
谁也不想在分散时被猎杀,这种概率又是随机的,于是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十四条弯龙只得继续抱团前行,在陌生的峡谷中寻找救命的植物群,他们当中较为虚弱的个体,已经开始大口喘气,腹中传来阵阵呜咽,撑地行走的四肢有两条开始发抖。
再不找到食物,估计有两三条弯龙倒地后再也站不起来。
领头的弯龙张开前端的角质喙,想用叫声让身后的同胞打起精神,可惜没有弯龙回应他,他的叫声非常虚弱无力。
精神无力,对应的是身体随之无力,僵硬并作为船舵的尾巴也开始虚软地垂下,看来这个族群就是不饿死几条龙,到了下午也离太阳落山不远,弯龙群得在饥饿中度过一个夜晚。
在领头弯龙心情低落时,鼻孔不停耸动,嗅闻着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想通过气味寻找些许植物草料,尽管是望梅止渴。
在嗅第二十五次时,领头弯龙的双眼顿时睁大,松软的尾巴顿时平整起来,兴奋地抬起前脚啸叫一声,迈起强壮的大腿,往气味流露的源头方向赶去。
这条弯龙的地位看上去很高,他的态度很快也让其他弯龙的神情积极起来,他们立即跟上那条弯龙后头,想通过他来找到救命充饥的植物。
经过四次在岩壁缺囗处兜兜转转,功夫不负有心人,也不负有心恐龙,这一小群弯龙终于来到一处由高大耸立的岩壁环绕构成、中央较为空旷的平地面前,平地里长着大片可以食用的草地,线形的叶片随着微风摇动,形成一大片白色的陆上海洋,只是平地中央立着一根前端膨大、尾端细长,形如柱子的物体,物体圆形膨大部分时不时往外蠕动,似乎这根柱子不是死物,而是一种陷入沉睡的生物。
弯龙可不管那么多,它们纷纷冲进草木葱茏的白茅地里,低头俯身张嘴敞开肚皮吃,看喙状嘴如同剪刀般,将白茅一片片地剪下,仿佛一群活体除草机,将这片白色海洋剃出十几道浅色的线条,有的将大堆青草储存在自己嘴中,令其狭长的侧脸高高鼓起,咕噜几下,咽喉滚动将白茅一点点吞下去,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