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318章 张华

第318章 张华(第2页/共2页)

他历经晋武帝、晋惠帝两朝,从佐着作郎一步步升至司空(三公之一,位列百官之上),始终以“辅佐君主、安定社稷”为己任,在西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八王之乱”爆发前,他多次凭借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化解朝堂危机,为西晋的短暂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晋开国初期,晋武帝司马炎虽有统一之功,却在后期逐渐沉迷于享乐,朝堂之上,权贵集团相互倾轧,外戚与宗室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其中,外戚杨骏(晋武帝皇后杨芷的父亲)凭借皇后的势力,独揽大权,结党营私,甚至企图在晋武帝去世后篡夺皇位,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张华深知杨骏专权的危害,多次向晋武帝进谏,建议削弱杨骏的权力,加强宗室与百官的制衡,却因晋武帝晚年昏聩,未能被采纳。

晋武帝去世后,晋惠帝即位(晋惠帝天生愚钝,被时人称为“白痴皇帝”),杨骏果然独揽朝政,飞扬跋扈,甚至下令封锁宫门,禁止宗室与大臣入宫。

此时,张华虽身处险境,却临危不乱,他暗中联络宗室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以及朝中反对杨骏的大臣,制定了诛杀杨骏的计划。

在张华的周密策划下,司马玮率军入宫,迅速平定了杨骏之乱,诛杀了杨骏及其党羽,避免了西晋王朝在开国初期便陷入外戚篡权的危机。

杨骏之乱平定后,西晋朝堂并未就此安定,宗室诸王之间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八王之乱”的序幕已然拉开。

此时,张华被晋惠帝任命为司空,兼任中书监(负责起草诏令、参与朝政决策的重要官职),成为朝堂的核心大臣。

他深知,此时的西晋王朝,经不起宗室诸王的战乱,唯有“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他一方面竭力辅佐晋惠帝,整顿朝纲,安抚百姓,恢复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巧妙地周旋于宗室诸王之间,利用诸王之间的矛盾,制衡各方势力,多次化解了诸王起兵叛乱的危机。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平定楚王司马玮之乱。

杨骏之乱后,司马玮因功自恃,骄横跋扈,企图效仿杨骏独揽大权,甚至暗中策划起兵诛杀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

张华得知后,立即向晋惠帝进谏,建议以“矫诏起兵”的罪名诛杀司马玮,以绝后患。

晋惠帝犹豫不决,张华则以“社稷安危为重”,力劝晋惠帝下旨,并亲自起草诏令,派人宣读于司马玮军中。

司马玮的部下得知是“矫诏起兵”后,纷纷倒戈,司马玮最终被擒杀,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乱,再次被张华平息。

在“八王之乱”爆发前的数年里,张华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一次次力挽狂澜,让西晋王朝在动荡的边缘得以维持短暂的稳定。

当时的百姓与大臣,都对张华充满了敬佩,甚至有人说:

“若无张司空,西晋早已大乱矣。”

然而,张华的努力,终究未能抵挡西晋王朝走向衰落的大势——随着宗室诸王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及晋惠帝的愚钝无能,“八王之乱”最终还是爆发了,而张华,也最终成为这场乱世中的牺牲品。

公元300年,“八王之乱”进入白热化阶段,赵王司马伦(晋武帝的叔父)趁张华外出巡查之际,暗中联络外戚贾谧(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侄子,当时专权的重要人物)与宗室诸王,以“诛杀贾后、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率军攻入皇宫。

此时的张华,虽已年过六旬,却依然坚守在朝堂之上。

当司马伦的军队包围皇宫时,有人劝张华赶紧逃跑,以保全性命,但张华却断然拒绝:“我身为司空,位列三公,受先帝之托,辅佐陛下,如今社稷有难,我岂能弃之而去?若能以我一人之命,换社稷安宁,我死而无憾!”

随后,张华亲自率军守卫宫门,与司马伦的叛军展开激战。

无奈司马伦早有预谋,叛军人数众多,张华的军队最终寡不敌众,宫门被攻破,张华被俘。

司马伦深知张华的威望与才能,起初并不想杀他,而是派人劝降张华,许诺只要张华愿意辅佐自己,便可以继续担任司空之职,甚至可以封王。

但张华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乃西晋之臣,只知辅佐晋室,岂能屈从于叛贼?你等起兵反叛,祸乱社稷,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司马伦见张华拒不投降,又担心张华的威望会影响自己的叛乱计划,便下令将张华及其家人全部处死。

公元300年正月,张华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他面对皇宫的方向,跪拜叩首,感慨道:“先帝知我,托我以社稷之重,如今我未能保全社稷,唯有以死谢罪!愿陛下日后能明辨是非,愿西晋能早日安定,百姓能安居乐业!”

说完,他从容就义,时年69岁。

张华的家人,包括他的儿子张祎、张韪,以及孙子辈,也全部被杀害,一门忠烈,令人扼腕。

张华死后,西晋朝堂彻底陷入混乱,“八王之乱”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西晋王朝的灭亡。

而张华的忠烈之举,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东晋时期,晋元帝司马睿为张华平反昭雪,追赠他为“侍中、司空、壮武公”,并派人重新安葬张华及其家人,恢复了张华的名誉。

唐代史学家房玄龄在编撰《晋书》时,更是对张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以才学事武帝,以忠烈殉惠帝,可谓西晋之栋梁,乱世之君子也”。

张华的一生,是西晋时代的缩影——他见证了西晋的统一与繁荣,也经历了西晋的浮华与动荡;

他以才学引领文坛,以胆识安定社稷,以忠烈殉葬家国,虽最终未能挽救西晋的衰落,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士大夫”的担当与风骨。

如今,千年已逝,西晋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八王之乱”的硝烟也早已散尽,但张华的《博物志》依然流传于世,他的忠烈事迹依然被后人传颂。

他就像一颗在乱世中闪耀的星辰,即便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照亮着中国古代文化与精神的长河。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