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339章 重拾家乡的蓬勃新貌

第339章 重拾家乡的蓬勃新貌(第2页/共2页)

穿过山门,便见大殿前的东西两廊房比肩而立,如同府衙中的 \"六房\" 吏署,曾是城隍爷麾下各司其职的判官、功曹办公之所。

廊房立柱上的雀替雕刻着 \"福寿 \" 纹样,檐下挂着褪色的灯笼,廊内的青石板被往来脚步磨得光滑。

驻足细听,仿佛能听见昔日胥吏翻阅文册的簌簌声响,那些关乎幽冥判案、人间祸福的卷宗,曾在这廊庑间流转不息。

视线尽头的大殿无疑是整座庙宇的灵魂所在。

六楹立柱如巨人般撑起巍峨殿宇,重檐歇山顶的轮廓在天光下尤为清晰 —— 这种被称为 \"九脊殿\" 的屋顶样式,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与四条戗脊构成,上段如悬山顶轻盈舒展,下段似庑殿顶庄重沉稳,双层屋檐层层叠叠,彰显着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尊贵等级。

正脊两端的吻兽虽已斑驳,仍坚守着镇火消灾的使命,垂脊上的走兽依稀可辨,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守护着殿内的神圣。

殿内梁枋上的彩绘虽多有褪色,\"八仙庆寿龙凤呈祥 \" 的图案仍能看出当年的精湛工艺,那些矿物颜料调配的色彩,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绕过大殿,后方的两间厢房透着几分神秘。

推门而入,便见中央塑着两位女像,民间俗称 \"里瞅外瞅\"。她们身着绣裙,神态温婉却目光灵动,一尊望向殿内,似在洞察幽冥隐秘;

一尊远眺门外,仿佛在关切人间百态。关于这两尊神像的来历,地方志中并无明确记载,有人说她们是城隍夫人的侍女,专司传递阴阳讯息;

也有人称其为 \"望乡女仙\",守护着游子与归人。神像前的香案上,散落着信众供奉的花瓣与鲜果,几条白色绶带上写着祈福的姓名,无声诉说着世人的期盼。

厢房的窗棂采用 \"步步锦\" 样时,阳光透过木格洒在神像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更添几分空灵。

寝殿与大殿相连,构成 \"前朝后寝\" 的经典布局,如同人间府衙的办公与休憩之所。

这里曾供奉着城隍与城隍夫人的坐像,殿内的隔扇门雕着 \"二十四孝\" 故时,精致的木雕花鸟点缀其间。

如今虽不见神像,残存的神龛仍能想见当年的香火鼎盛 —— 明清时每逢城隍诞日,这里便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戏楼上演着娱神娱人的剧目,香客摩肩接踵,庙会的喧嚣能传遍半座城池。

匆匆穿行于殿宇之间,目光掠过的不仅是砖瓦木石,更是一部浓缩的文化典籍:歇山顶的演变藏着古建筑的发展脉络,神像的传说承载着民间的精神寄托,消失的铁狮子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那些梁枋上的纹样、脊兽的寓意、殿宇的布局,皆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正如古人所言 \"山有脉,水有源\",这座城隍庙的每一处细节,都连着传统建筑的根与民间信仰的魂,非静心品读,难以尽识其中真味。我便写下了:

《城隍庙》

城隍庙里住着一群神仙

它们都沉默不语

就怕开口乱说话

犯了天条

城隍爷

是庙里的城主

非常威严

大小神都听它的

它不仅把仙界治理的如此廉洁

就连凡间都对他膜拜

因为没有绯闻

因为没有腐败

因为没有贪污

因为没有权利争夺。。。。。。

一些社会坏的习气

庙里还真有一对模范夫妻

它们是土地公婆

“婆婆一片婆心

公公十分公正”

城隍爷

原来是守护玉皇大帝的凌霄大将

也难怪没有私欲的凡心

但愿一直能约束着众仙

给人间做出好的榜样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