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把钱推回去一半:“先拿一个月的药,吃完再来复诊。记住,药得早晚温服,早上空腹吃六味地黄丸加鹿茸,晚上饭后吃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另外,每天给孩子吃两个蒸鸡蛋,少给她吃凉的、甜的,《温热论》里说‘生冷伤脾,甜腻碍胃’,别让脾胃再受委屈。”
临走时,岐大夫又摸了摸妞妞的头:“妞妞,下次来,给爷爷说句‘谢谢’好不好?”妞妞眨了眨眼睛,还是没出声,但小手轻轻拉了拉岐大夫的袖口。
一个月后,夫妻俩又抱着妞妞来了。这次,妞妞的脸明显红润了些,进了门就盯着药柜上的糖罐看。“岐大夫,妞妞现在能吃小半碗饭了!”女人笑得合不拢嘴,“夜里出汗也少了,就是还没说话。”
岐大夫给妞妞搭脉,点点头:“脉象比上次有力了,脾气开始长了。再把鹿茸的量减点,加一味当归,《本草纲目》里说当归能‘补血活血’,让气血跑得更快些。”
又过了两个月,夫妻俩带着妞妞来的时候,妞妞手里攥着一朵小野花。刚进岐仁堂,她突然抬起头,对着岐大夫小声说:“爷…爷爷好。”
这话一出,男人手里的布包“啪”地掉在地上,女人当场就哭了,一边哭一边抹眼泪:“妞妞说话了!妞妞真的说话了!”
岐大夫也笑了,从糖罐里拿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妞妞:“妞妞真乖,这糖奖励你的。”他又给妞妞搭脉,“肾精补得差不多了,肺气也顺了。接下来把补中益气汤里的升麻减点,加一味桔梗,《神农本草经》里说桔梗能‘宣肺利咽’,让声音更清楚。”
往后的日子里,夫妻俩每隔一段时间就带妞妞来复诊。五个月的时候,妞妞能说“爸爸”“妈妈”“吃饭”这样的单字;八个月的时候,能说简单的句子;到一年的时候,已经能叽叽喳喳跟岐大夫说学校里的事了。
那天,妞妞穿着新裙子,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跑进岐仁堂:“岐爷爷,我今天上幼儿园了,老师还夸我说话清楚呢!”
岐大夫放下手里的《伤寒论》,看着妞妞红扑扑的小脸,眼里满是笑意:“妞妞真棒!你看,《黄帝内经》里说‘精能生神,神能御气’,咱们把肾精补够,脾气提起来,肺气顺了,话自然就说出来了。以后可别忘了,多吃饭菜,少吃糖,好好长身体。”
夫妻俩提着一篮刚摘的桃子进来,非要塞给岐大夫:“岐大夫,要不是您,妞妞这辈子就毁了。这桃子是俺们自己种的,您一定尝尝。”
岐大夫接过桃子,拿出一个递给妞妞:“这桃子甜,妞妞也吃。记住,孩子说话晚,别先急着下结论,得看看是不是肾精不够、脾气不足、肺气不顺。就像庄稼长不好,不是种子坏了,可能是土不好、水不够、肥不足,咱们得对症下药,才能让庄稼长得旺。”
候诊的人都围着妞妞,夸她长得可爱、说话甜。妞妞依偎在妈妈怀里,手里拿着桃子,嘴里叽叽喳喳说着话,阳光透过岐仁堂的木窗,洒在她身上,也洒在药柜上的铜葫芦上,暖融融的。
岐大夫看着这一幕,拿起毛笔,在《岐大夫的悬壶故事》上写下:“小儿语迟,非哑也,乃精不足、气不旺、声不出也。以六味填精,补中益气,佐以五味敛肺,鹿茸峻补,如给空谷引泉,枯木施肥,假以时日,自然莺声燕语,绕梁不绝。”
铜铃又“叮铃”响了一声,新的患者走进来,岐仁堂里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