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药师的残部也在一位偏将的带领下,加入了战斗。他们深知主帅已亡,但他们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勇猛。“保卫大宋!”的呼喊声响彻街头巷尾,宋军的士气在这一刻被重新点燃。
大理城内的街道瞬间变成了残酷的战场。双方士兵在狭窄的街道上厮杀,鲜血溅满了墙壁和地面。秦明率领的骑兵在街道上横冲直撞,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但宋军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依托房屋和巷口,顽强地抵抗着。他们从房屋的窗户、屋顶上向大梁军射箭、投掷石块,让大梁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林冲站在城门口,看着城内激烈的战斗,眉头微微皱起。他没想到宋军在城门被破、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然能组织起如此顽强的抵抗。“传我命令,各军不得慌乱,稳步推进,务必将宋军彻底剿灭!”他大声下达着指令,声音坚定而冷酷。
大梁军开始调整战术,他们不再盲目地向前冲锋,而是分成小队,相互配合,逐步清剿宋军。一时间,大理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韩愈在城中往来奔走,指挥着宋军的抵抗。他看到自己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悲痛万分,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大宋的儿郎们,我们身后就是大宋的官家,就是大宋的江山社稷!就算死,也要死得其所!”他的呼喊声激励着每一位宋军士兵,让他们在绝境中爆发出最后的力量。
这场城内的鏖战,注定是一场残酷而漫长的生死较量,双方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了各自的信念和国家,在这小小的大理城内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最终的胜负,在这一片混乱与血腥中,依旧充满了未知……
林冲见城门已破,战局陷入胶着,当机立断命火枪队进城作战。火枪队接到指令,迅速整队,以三人一组的战斗阵型,有条不紊地朝着城内推进。
每一组火枪队配合默契,犹如一体。一人负责瞄准射击,精准地将弹丸射向宋军;一人手持长刀,警惕着周围可能出现的危险,随时准备近身防御与攻击;还有一人则负责装填弹药,确保火枪能够持续射击。他们步伐沉稳,眼神坚定,整齐划一地行进在大理城的街道上。
火枪喷射出的弹丸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如夺命的厉鬼般射向宋军。宋军士兵们纷纷中招,惨叫声此起彼伏。原本还凭借着地形顽强抵抗的宋军,在火枪队突如其来的攻击下,顿时阵脚大乱。
在火枪队的协助下,大梁军的攻势越发猛烈。秦明率领的骑兵借着火枪队制造的混乱,再次发起冲锋。马蹄声如雷,骑兵们如鬼魅般穿梭在街道之间,长刀挥舞,将慌乱的宋军成片砍倒。
武松、鲁智深、史进和黄信等人,也趁着宋军的混乱,在城墙上加大了攻击力度。他们与火枪队和骑兵相互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攻势,让宋军顾此失彼,难以招架。
韩愈看着宋军在大梁军的联合攻击下节节败退,心急如焚。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大理城必将沦陷。“将士们,不要怕!他们的火枪虽厉害,但我们不能退缩!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挡住他们的进攻!”韩愈嘶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悲壮与决绝。
宋军将士们在韩愈的激励下,重新振作起来。他们不顾火枪队的弹丸,奋勇向前,与大梁军展开了更加惨烈的近身肉搏。一些宋军士兵甚至不顾生死,冲上去抱住大梁军的火枪兵,与他们同归于尽,只为了给战友创造机会。
然而,大梁军的火枪队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优势,不断地收割着宋军的生命。越来越多的宋军士兵倒下,街道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大理城的天空被硝烟染得漆黑,仿佛也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默哀。
林冲站在高处,俯瞰着城内的战局,眼中闪过一丝冷酷。他深知,这场战斗已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强大的攻势,大理城必将落入他的手中。“加大攻击力度,不给宋军喘息的机会!”林冲再次下达命令,声音在硝烟中回荡,如同死神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