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她自己先出去了,二狗家的婆娘和媒婆寿姑也跟着一起出来。
只见一个人从院门外冲进来,正是太平村的里正,见了脸色难看的马氏,也没在意,笑呵呵地说道:“老夫人,快,赶快,你家大儿回来了,还带了好些人呢。”
“什么!”马氏本来在气头上,一听说大儿子回来了,顿时什么也顾不上了,“他在哪?”
“就在村口呢,人太多了,我先来通知你。”里正一副讨好的表情。
“好,好,我现在就去。”马氏高兴得什么都忘了,直接就往外跑,惊动了一旁正在逗弄阿二的三丫,她也迈着小短腿,跟了出去。
二狗家的婆娘和寿姑自然也跟在了后面。
……
村口,这里已经围满了人。
刚跨过了石桥,两列甲胄整齐的兵士如标枪一般站得笔直,目不斜视。看队伍的长度,足足排出了老远。
当先一人,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穿绯色官袍,整个人神采奕奕。
村民们围在一旁,也不敢上前,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仿佛不认识一般。
尽管马上的人大家都认识,知道他是谁家的儿子,但却不敢相认,那一身红色的官袍,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巨大沟壑。
他们早早听说大胆家的儿子当官了,这段日子以来,也都习惯了,但是等真的见到大胆家的儿子穿着官袍回来的时候,一个个都被震撼到了。
亲眼目睹了这当官的威风,比起口中的形容,更加让人震撼得多。
刘长宁从马上下来,看着围观的村民,心中多少有些羞耻之心,当然更多的也是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山桃叔。”他冲一个一脸风霜的中年人笑着招呼道,当初自己从犬丘城回来的时候,正是这位山桃叔用牛车送他回村的。
山桃见他跟自己说话,显得很手足无措,脸上涨得通红,很不好意思:“大人……”他说着就要下拜。
刘长宁忙上前搀扶住他:“山桃叔不必多礼。”
“还有大家,椿大婶、二叔公、五太公……你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无论我变成什么样,当了什么官,都是你们的小辈,千万不要对我太过见外。”刘长宁表现得很谦虚,其实他也没有回来作威作福的意思,就是为了满足老娘的愿望。
村民们见他这样说,又亲手扶着山桃,看他的目光中的敬畏渐渐消散,开始变得轻松热切起来,尤其是被他叫到名字的人,一个个都与有荣焉。
“黯奴!”马氏这时终于跑了过来,一见到身穿官袍的儿子,当即欢喜得胸腔都要炸了,顾不上其它,加快脚步冲上前。
“阿姆。”刘长宁也迎上前,眼见彼此近了,他突然一下跪倒在她前面,“阿姆,儿子回来了,是儿子不孝,不能在膝前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