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后宫旧人中,也唯有她几乎未曾卷入夺嫡风波。胤佑自不必说,胤?在她的影响下,对海外珍宝的兴趣远大于皇位,加上出身尊贵,又继承了孝昭皇后与温僖贵妃的遗产,可谓有钱又有权还有董佳佳护着,还被康熙评价过不务正业,不过想来也只是戏言。
也有人试图挑唆过胤?争皇位,但一有苗头,董佳佳便以温僖贵妃遗言婉转提醒胤?,使得他对夺嫡之事颇为反感。
那夜康熙与她追忆往昔,甚至唤了原身的名字“乌鼐”。董佳佳当时怔忡良久,直至康熙出声才回过神来。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明白,贵妃之位已是十拿九稳。
思绪回转,梁九功宣旨已毕。董佳佳庄重地行完三拜九叩大礼,徐徐接过圣旨,轻声道:“奴才谢主隆恩。”
送走梁九功后,众人纷纷上前道贺。“给端贵妃娘娘\/端玛嬷请安。”欢笑声中,董佳佳望着眼前一张张笑脸,只觉恍如隔世。
那个刚穿越而来时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自己,仿佛终于悄然褪去。心中一时若有所失,好似失了生活的方向;可再看身旁笑容欣慰的格兰珠、兆佳氏,和面前这群活泼可爱的小阿哥们,她又觉得来日方长,有他们相伴,往后的日子,依旧值得期待。
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三日,董佳佳与兆佳氏、格兰珠互相搀扶着走出启祥宫。自去年康熙驾崩,不过半年光景,乌雅氏竟也随他而去。接连两场丧事,让她们这些年迈之身连番遭受打击,三人面色皆如蜡纸,神情萎靡,步履迟缓。
临出宫门之际,董佳佳仍忍不住回首,望向殿内乌雅氏的灵位,心中百感交集。乌雅氏好不容易熬成太后,却因仅剩的两个亲生儿子为了皇位闹得不和而郁郁寡欢,又因康熙离世悲痛难抑,更对雍正打压十四阿哥心存不满。种种情绪交织,竟至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实在令人唏嘘。
想起康熙,董佳佳心头亦泛起酸楚。相伴数十载,终究存下几分真情。她轻轻摇头,纵然自己年近古稀,世间已无太多牵挂,却仍不愿这么早便去地下与他相会。
前些日子,她曾与因支持雍正继位、得了从龙之功而被晋封为皇贵妃的佟佳氏叙话,得知雍正欲遵照康熙遗言,让她们这些无子嫔妃去畅春园养老,心中不禁一动。畅春园她并非没有住过,那里至今仍有她的旧居。
比起紫禁城的重重宫规,畅春园的生活显然自在许多,也算了却她自康熙驾崩后便萌生的出宫静养之愿。
雍正二年六月,雍正为康熙诸妃行尊封之礼。因皇贵妃仅能有一人,有佟佳氏在前,董佳佳仍是贵妃,但雍正还是特地为她添加封号,以示尊崇。自此,董佳佳被敬称为“皇考端淑贵妃”。
乾隆八年八月十五日,宁寿宫内一片安宁祥和。为昭示天下以孝治之本,乾隆二年,董佳佳等人被圣旨迎回宫里,至此已过六载。
九十一岁的董佳佳刚用完早膳,正倚在院中的紫檀躺椅上晒太阳。她已老得不成样子,脊背佝偻,白发稀疏,面庞干瘪如核桃,深深凹陷下去,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一躺下来,往事便如潮水般涌来。她送走了太多人,雍正十年,兆佳氏安然长逝;乾隆五年,格兰珠与戴佳氏也相继离世;吉雅、茉雅琪等人也都一一离世,更不必说康熙朝的其他同事了。
四月前,连佟佳氏也病故了。如今还能与她忆几句当年的,就只剩下如今的温惠贵太妃,昔日的和妃瓜尔佳氏了。
正是因她曾抚育过四位远嫁蒙古却得享高寿的公主,加之胤佑等三位皇子在雍正朝获封亲王,乾隆对她格外敬重,甚至将富察皇后所出的两位小格格也托付与她照看。
因此在佟佳氏病逝未满两月之际,乾隆便特下恩旨,尊封她为“皇祖淑贤皇贵太妃”。直至富察皇后痛失嫡长子,她才恍然惊觉,自己竟在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富察皇后长女早夭的命运。
回想这一生,虽无惊涛骇浪,却也安稳顺遂。她悄然改写了那么多人的命运,想来这一世,终究不算白来。温煦的阳光洒落周身,她轻轻合上双眼,最后一口气息如轻烟般,随风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