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庸相对冷静,反驳道,
“庆城不是桐城,城高池深,守军三万,粮草充足!强攻十日?就算打下来,我军还能剩下多少力气应对蒙骜的二十万生力军?那是送死!”
孙景曜嗡声道。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难道围而不攻?等蒙骜来了,我们腹背受敌?”
赵玄清沉吟道。
“围困…或许可行。庆城虽固,但军心已不稳。我军围城,断其外援,施以攻心之计,或可迫其内变……”
“等不了!”
苏落冷静地打断,
“十日,太短。荀仲业老谋深算,岂会轻易内变?若十日内不下庆城,蒙骜大军一到,我军顿兵坚城之下,进退失据,必败无疑!”
项莽吼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把到嘴的肉吐出去?要我说,先集中兵力,把太湖那一万杂鱼吃了!断了荀老贼一臂,再回头收拾庆城!”
韩章则提出不同看法。
“太湖水域纵横,易守难攻。一万敌军据险而守,急切间难以速下。若我军主力陷在太湖,庆城守军出击,或蒙骜提前抵达,如何应对?”
众将争论不休,速攻派与围困派各执一词,帐内气氛热烈而紧张。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始终沉默的武阳。
武阳的手指在沙盘边缘轻轻敲击着,目光锐利如鹰,在庆城和太湖之间来回移动,最终,定格在那代表蒙骜大军的红色箭头上。
他缓缓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决然。
“蒙骜二十万大军,如同悬顶利剑。十日之期,是我军唯一的机会。”
武阳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围困,太缓;强攻一城,太险。唯有双线出击,速战速决!”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庆城和太湖之上。
“我亲率五万主力,携大部攻城器械,主攻庆城!不求十日必克,但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日夜不停地猛攻,最大程度消耗、震慑守军,使其无暇他顾,更不敢轻易出城!”
“同时!”
他目光转向牙门三将,
“赵玄清、李仲庸、孙景曜!”
“末将在!”
三将踏前一步,齐声应道。
“命你三人,率三万精锐,多为步卒,辅以轻骑,奔袭太湖!太湖之敌,兵力较少,且连失外援,士气低落。我要你们以雷霆之势,速克太湖,拔掉这颗钉子!然后,即刻回师,与我合攻庆城!”
“得令!”
牙门三将眼中精光闪烁。
“孙丙!”
“末将在!”
孙丙出列。
“予你五千骑兵,皆为军中翘楚,作为全军机动兵力。你的任务最重:一要警戒蒙骜方向,若有异动,即刻来报;二要游弋于庆城与太湖之间,随时策应两路大军;三要彻底清扫庆城外围,切断其一切信使探马,我要庆城变成聋子、瞎子!”
“末将明白!必不负元帅重托!”
孙丙抱拳,神色凝重。
武阳环视众将。
“此战,关乎我军存亡!各军只携带十日口粮,轻装简从,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要的就是一个‘快’字!十日内,必须解决荀仲业!”
“谨遵元帅号令!”
众将轰然应诺,战意被提升至顶点。
军事会议结束,庞大的战争机器以最高效率开始运转。
会议后至次日黎明, 整个桐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
工匠们在火光映照下,连夜赶工,重点加强攻城器械。
云梯被加长加固,冲车的撞木包裹上新的铁皮,投石机的部件被仔细检查维护,一筐筐打磨锋利的石弹堆砌如山。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彻夜不息。
军中各级军官忙碌异常。
根据武阳的指令,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整。
将经历战火较少的新附士兵与百战老兵进行混编,确保每个小队、每个百人队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骨干,以老带新,既能快速提升新兵战斗力,也能稳定军心。
阵亡将士的缺额被迅速补齐,旗帜番号重新确认。
情报工作: 数支精锐的斥候小队,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他们的任务是渗透到庆城四周,清除敌军暗哨,截杀任何试图出入庆城的信使或探马,最大限度地孤立庆城,确保主力行动的突然性。
武阳并未留在府衙,而是亲自巡视各营。
他走过一排排营帐,检查士兵的装备,询问伙食情况。深夜,他就在一支前锋营中,与普通士卒同席而坐,吃着一样的粗粮饼,喝着一样的菜汤。
“弟兄们,”
他放下碗筷,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
“前面就是庆城,荀仲业的老巢。后面,蒙骜的二十万大军正在扑来。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向前!十天,只有十天!拿下庆城,这庆州就是我们的根基!拿不下,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知道,有人怕。怕庆城墙高,怕蒙骜兵多。但我告诉你们,我们一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望江、宿松、岳西、桐城…哪一座城不是硬骨头?我们怕过吗?荀仲业老了,他的兵胆已寒!而蒙骜…城关镇的仇,该报了!”
“此战,有进无退!有功必赏!怯战者,军法无情!随我破城者,共享富贵!”
简单的话语,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士兵们眼中燃烧着战意,低沉的怒吼在营盘中回荡。
“愿随武帅!死战破城!”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桐城外,靖乱军已列成整齐的方阵,刀枪如林,旌旗蔽日。
武阳立于阵前,拔出佩剑,直指庆城方向。
“出发!”
一声令下,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分为两股钢铁洪流,一股由武阳亲自统领,带着沉重的攻城器械,浩浩荡荡扑向庆城;
另一股由牙门三将率领,轻装简从,如同利剑般刺向太湖。
孙丙的五千骑兵,则如同游弋的狼群,散向广阔的战场边缘。
最终决战的序幕,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