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314章 江堤

第314章 江堤(第1页/共2页)

曾国藩再三斟酌,最终采纳并优化刘蓉的建议,并预先向刘长佑发去命令,让其在湘潭城接应。

这夜,趁着大雨倾盆,他果断舍弃长沙城,率部从南门冲出。

事情进展比预想的还要顺利,西军未在雨夜,选择与湘军近身肉搏,仅是派少量步兵试探,被阻拦便退回营垒,火炮也只打几炮,便停歇下来。

湘军虽有不少士兵摔伤或掉队,但比起在西军火线下突围,损失却小很多。

午夜时分,雨停月升。湘军探马匆忙回报,说有西军追击,湘军更是加快行军速度。

抵达莲河村后,曾国藩找到萧启江,握着他的手。

“萧将军,你带三千人,在此挡住西贼追击部队。只需抵挡半天,你们便可自行撤退,到湘潭城来与我们汇合。”

萧启江神色坚毅,慨然应诺。

莲河村只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却正好卡在长沙通往湘潭的官道上。

萧启江当即毫不留情的驱赶村民,打起火把,拆屋取木,构筑工事。

天蒙蒙亮时,湘军刚拆了四五座房子,匆忙搭起一道半人高的寨墙,西军便已逼近村落。

此次湘军雨夜突围,火炮辎重全部抛弃。

西军这边,萧云骧本准备带三门6磅行军炮随行,但因雨后道路泥泞,原本四匹马就能拉动的行军炮,却是行进艰难。

最后只得集中马匹,用八匹马才拉着一门行军炮跟上队伍,另外两门只好停在路边,等后续部队。

西军见有湘军阻拦,立刻摆开阵型,用仅有的一门行军炮,轰开湘军仓促搭建的寨墙。

湘军本已如惊弓之鸟,见寨墙被轰开、西军大量涌入,纷纷四散而逃。

任凭萧启江如何嘶吼阻挡,都无济于事。最后,萧启江在几个亲随护卫下,逃入附近山林。

西军未追捕他们,稍稍整顿队伍后,继续向南追击曾国藩。

不过,湘军早出发大半夜,萧启江又在莲河村阻挡西军几个小时,西军至此再也追不上。

天黑时,西军追到湘潭城下,发现湘军已进入湘潭城,与刘长佑部汇合。

萧云骧只好在湘潭城北扎营,等待后续部队。

----

这段时日,多隆阿率领一个骑兵营,在长沙府南面袭扰。

遇到有乡勇团练固守、有城墙的城市,他们就绕开;遇到防御松懈的,就冲进去,抢清廷府库,补充自己,多余物资则分给百姓。

起初,他们趁清廷防备松懈,连克昭陵(邵阳)、株洲等城,还多次缴获,或焚烧从衡阳、郴州、桂阳等地运往长沙的军需补给。

但后来,曾国藩调来湘军刘长佑部追剿他们,各城也加强防御。

不过,他们凭借骑兵速度,和本地向导熟悉风土人情的优势,让湘军步兵始终追不上。

攻打城市不成,他们就把目标转向村镇上的作恶大户,搅得长沙府南面的清廷官吏风声鹤唳,赤贫百姓却喜笑颜开。

这一日,在湘潭城南面约六十里,一个叫茶园的小镇,西军骑兵打下一家大户,补给自己后,按惯例给百姓发粮。

发粮和宣传工作,由随军的军情局向导负责,骑兵们多担任维护秩序和外围戒备工作。

发粮地点在大户家那宽阔的前院。

百姓络绎不绝来领粮,多隆阿率骑兵路过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颤抖着双手接过粮食,嘴唇哆嗦着,就要给军情局向导跪下磕头,被军情局人员匆忙阻止。

这让他想起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老母亲,不由一阵心酸。

以前他多次入湘,但都是带着清廷的军队,百姓避之不及。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