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骧道:“是有些事。不过三位来了,先说说今日纸钞兑换和证券交易情况吧。”
曾水源示意胡光墉先汇报。
胡光墉神情有些沮丧:“粗略统计,江城发放的纸钞,今日兑换率约五成。往后几日依然是兑换高峰期,预计最终兑换率达八九成。”
萧云骧点头,这在他预料之中。
“麻烦就麻烦点,坚持兑换,纸钞信用迟早能建立起来。”
安慰好胡光墉,他又问曾水源:“兄长,我们采购货物都用的纸钞支付吧?”
曾水源点头回应:“都用了。”
此时阎敬铭插话道:“大王,我们和控制区外的交易也多。商人收到纸钞后,常兑换成银元带走,纸钞留在控制区,银元却外流。”
“长此以往,我总觉得会出问题。”
萧云骧对阎敬铭竖起大拇指:“阎藩台不愧是财务行家,确实是这个理。”
“不过现在控制区外大多使用金银货币,只要我们把货卖出去,就不断有金银铜等贵金属流入,暂时倒也不用担心,缺少纸钞发行的准备金。”
“其次,为了建立纸钞信用,目前只能先与贵金属绑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当纸钞信用建立起来,且国力强盛了,我们可以切断纸钞与贵金属的联系,将其与某种每个国家都需要的大宗货物绑定,这也是可行的。”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
萧云骧所说的,就如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米国强行将美元和石油绑定,谁敢解绑就揍谁。
阎敬铭正准备梳理其中的关系,萧云骧却催促道:“阎藩台,今日证券交易量如何?”
阎敬铭听到问话,那张丑脸顿时兴奋起来:“大王,今日交易2000股,交易金额超元。如此推算,一个月大概有30-40万的交易量。”
“这能给企业工坊注入经营资金,这比借债创业强多了,这证券交易所弄好了,绝对有利于创业和融资。”
萧云骧虽对交易量略有失望,但仍鼓励: “先总结经验,引入优质企业,优化管理办法。”
“如此经营沉淀几年,等我们的电报线架设联网,就可以在其他重要城市也开办起来,彻底盘活沉睡的资金。”
阎敬铭不住点头,对证券交易所的前景颇为看好。
两件事商议完,萧云骧又问:“对洋人货物实施关税以来,涉及哪些物品,关税多少?”
阎敬铭思索片刻,答道:“我们遵循的关税原则是:对紧缺,且我们自己难生产的物品关税少;对能自产,但品质价格难与洋人竞争的物品关税高。”
“当前的关税税率是:武器、机械、机床等免关税;棉纺织品收10%关税;杂货类收20%关税……”
阎敬铭讲述约五分钟,中间虽稍有卡顿,但还是展现出,其过人的记忆力和对业务的熟稔。
最后他总结:“虽然我们才开征关税两个月,但初步估算,一年关税收入约有150-200万银元。”
“目前主要收税对象,正是带嘤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