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突破蓝田,距长安仅百里,道路平坦,只要我军抵达,长安城必被我们收入囊中。”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这一计划。
“鉴于地形限制,骑兵旅难以发挥作用,不如留在南阳府,协助第九师清剿残敌、安靖地方。”
“待我军攻击长安后,再调骑兵旅入关中,配合后续作战。”
萧云骧点头,却注意到,李绣成并未对吴定彩的第三师作出安排。
略一思索,他便已明了:吴定彩的第三师虽临时归李绣成指挥,但归属第一军建制,只是协助他们攻击南阳府的。
如今南阳已下,李绣成不便再继续调遣该师。
于是,萧云骧当机立断:
“定彩,你师暂留南阳,负责清剿清妖残兵与地方流寇。”
“待地方衙门稳固后,归建第一军,驻守襄阳和新野。”
“东面依托桐柏山,北面作为汪海洋部的后备力量。”
“若北面清妖大举来犯,你要做好支援准备。此事我已与林凤翔军长商议妥当,你不必再请示了。”
吴定彩当即起身领命。
李绣成听后,心中暗喜。
他当下手里只有两师一旅,且骑兵旅不适合山地作战。
若留一师守南阳,地域广阔,一旦青军从东、北两路反扑,南阳恐有失守之虞。
如今萧云骧将第三师部署于襄阳与新野,与第九师形成合力,近三万人马,足可拒敌。
如此一来,他便可专心致志,进攻关中了。
这份默契,无需多言,只看彼此眼神,便已明了。
有一位知兵知将、不乱指挥、还懂得为下属查缺补漏的好统帅,确实令人心安。
李绣成讲解完毕,堂中再无异议,众人各自散去,投入各自任务。
萧云骧留下李绣成、梁启贤、丁保桢与马瑞庭四人。
他先简要介绍西王府即将在西北推行的政策,随后望向李绣成与梁启贤,语重心长地说道:
“绣成,启贤,西北是我们族裔政策的试验地,若此策成功,将来漠南、漠北、西域、藏区,皆可按此模式改造。”
“你们驻守陕甘后,务必协助地方,打击敌对势力,肃清匪患,不得推诿。”
“但也要谨守本分,不得干预地方政务。”
“内政由丁总督、马巡抚主理,军事则拜托二位了。”
李绣成与梁启贤齐声应诺:
“请大王放心,我们自有分寸。”
“必全力协助地方。”
萧云骧环视四人,神情郑重:
“因通讯不便,许多紧急事务,需你们自行临机决断,再作汇报。”
“只要不违背西军与西王府的宗旨和律法,你们尽可放手去做。”
“但俗语有云,牙与舌尚有磕碰之时,更何况人与人之间。同志之间产生分歧是常事,亦可理解。”
“望你们秉持公心,遇事多沟通、多体谅,切忌相互掣肘。”
四人相视一眼,皆郑重点头。
梁启贤关切问道:“大王,您不随军前往关中了?”
萧云骧轻叹一声,神情不再从容,显出一丝忧虑:
“原本我是打算去的。”
“但如今发现青庭与洋人勾结的端倪,我必须赶回江城,加强情报部署。”
“以防他们突然对我们发动联合绞杀。”
他话锋一转,露出一丝向往:
“不过,长安城,我是一定要去的。”
“汉唐故都,又如何能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