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参军双手接过,飞快扫视文书的内容。
郑国公府长房嫡女郑徽音,竟将名下产业无偿转让给六公主!
西市繁华地段的铺面两间,京郊田庄一座。
他快速心算了一下这些产业的价值,眼皮直跳。
好家伙,加在一块儿,少说也得值个十万两雪花银!
这……不是说六公主和郑大姑娘势同水火吗?
不待细思,碎墨便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殿下和郑大姑娘眼下都不便亲自到场办理。
有这份郑大姑娘亲笔签押盖印的转让文书以及原始地契,完成转让过户应当没问题吧?”
“那是自然!”李参军拍着胸脯笃定,“手续完备,自然是可以的。”
完备个锤子……
换做别人,没有当事人亲自到场、没有中保人画押、没有官府勘验,手续当然不全。
可这两位主儿,当朝公主、国公嫡女,哪一个是他这小小参军得罪得起的?
不说别的,眼前这位碎墨大人本身就不是好相与的,他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碎墨矜持地点了点头,随即又从怀中摸出一张银票,轻轻推到他面前的案上。
“一点茶水钱,李参军辛苦。”
李参军定睛一看,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当时就露出诚惶诚恐的神色,连连摆手:
“哎哟喂,碎墨大人,您这……折煞下官了。
能为六殿下办事是下官的福分,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不必推辞。”碎墨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殿下向来体恤,办差拿钱。”
“那……那下官就厚颜愧领了,多谢殿下!多谢碎墨大人!”
李参军这才“勉为其难”地收下,动作却快得很,迅速将银票拢入袖中。
十万两的买卖,若是寻常商户来办,层层打点下来,没有千八百两银子根本下不来。
一百两看似少,但这位直接到自己面前,就他一人经手,根本无需分润他人。
一回生两回熟的,既得了人情,还拿了好处。
嘿嘿……这趟差事,值了!
李参军办事效率奇高,立刻铺开市券,对照着转让文书和原始地契,开始誊写过户凭证。
运笔如飞,一手字迹工整严谨。
详细写明转让双方姓名、身份,转让产业的位置、四至、面积、建筑情况、附属物等。
注明“自愿转让,永为业据”,接着取出户曹专用的印契,将其粘贴在市券末尾空白处。
随后以京兆少尹预留的押署,在印契和市券骑缝处加盖。
最后是户曹专用的官印,在契尾和市券关键位置分别钤下鲜红的印记。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连忙将新制作好的新地契以及原始契证整理好,双手奉还。
“碎墨大人,手续已完备。从此刻起,这些产业便归于六公主殿下名下了。”
碎墨接过,心中也不由得感慨:
自家殿下这赚钱的速度……真是叹为观止!
二十万两又落袋了,上哪儿说理去?
想想以前,六公主不受宠,名下产业寥寥,也就那座奇珍阁的塔楼还算值钱。
如今可好,自赈灾归来才多少时日?秋意都未浓呢!
商铺、庄园、现银样样不缺,连府库的底蕴都厚实了不少。
将契证仔细收好,招呼一声转身欲走,一道清晰的声音却在此时钻入她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