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征伐一国作为皇太子的成年礼,并赋予其如此正当、无可辩驳的理由,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手笔!这是何等睥睨天下的气魄!
不等群臣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皇帝又看向户部尚书,下达了第二道谕令:“着,从内帑拨白银三百万两,为太子东征之启动军资。帝国所有新式军械,武库之中,任其调用!”
短暂的死寂之后,冠军王曹变蛟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向前一步,再次单膝跪地,声如洪钟地高呼:“陛下圣明!臣,愿为殿下先驱,为殿下踏平东瀛!”
紧接着,李定国、孙可望等所有羽林卫将官,以及满朝的军功新贵派系,全部离席跪倒,声浪震天:“臣等愿随殿下,开疆拓土,扬我大明国威!”
就在此时,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发生了。
太子的同母胞弟,十三岁的定王朱慈炯 ,与另一位年仅九岁、由袁贵妃所生的晋王朱慈增,一同从皇子席位中走出。两位年少的亲王,虽然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但神情却异常坚定。他们来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上的皇帝和身旁的太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齐声说道:
“儿臣(臣弟)亦愿追随太子哥哥,亲赴东海,为父皇分忧,为兄长助力!”
他们身后,各自王府卫队的统领也立刻随之跪下,高声附和:“臣等愿随王爷,追随太子殿下,万死不辞!”
这一举动,其政治分量远比军功新贵的附和更为沉重!它向所有人清晰地展示了,在皇室内部,以太子为核心的兄弟同盟是何等的牢固。
永王朱慈炤的脸,在这一刻瞬间血色尽失。他身旁的英国公之孙张世泽等人,更是如遭雷击。他们原以为,这只是太子与军功新贵的狂欢,却没想到,连其他皇子都如此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太子一边。
在皇帝如此明确的偏袒、一份“征服一国”的厚礼、以及皇子内部坚不可摧的团结阵线面前,他们的一切算计和幻想,都成了可悲的笑话。
神武皇帝满意地看着下方泾渭分明的派系,看着太子身边那股无可匹敌的强大声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发出了震彻寰宇的大笑:
“好!好!朕的儿子们,皆有雄心壮志!朕心甚慰!”
他高举金杯,对着满朝文武,对着万国使节,宣告道:
“朕与太子,同贺大明江山,万寿 un-疆——!”
宴会的气氛被瞬间推向了最高潮,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但在这片震耳欲聋的欢腾之下,帝国的权力格局,已被彻底重塑。
永王朱慈炤失魂落魄地坐在席间,手中的酒杯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他知道,从今夜起,他与太子之间的差距,已被拉开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