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两口子刚打开院门,就听见村口传来的汽车轰鸣声——不是拖拉机的“突突”声,是大巴车的“嗡”声!俩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诧异,连忙往村口跑,鞋底蹭着地面,跑得越快,心越慌。等看清那六辆排得整整齐齐的豪华大巴,王建国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手都有些发抖,拉住许和平的胳膊时,指节都泛了白,话都说不利索:“天……天呐!和平,居然来了这么多车!这是……这是要把我们王家坳的人,都拉去啊?”
许和平拍了拍他的手,掌心的温度传过去,笑着说:“舅姥爷,您放心。我爹说了,要是车不够,咱们再调,保证想去葫芦湾观景的乡亲,都能去。”
“够!够够够!”王建国连忙摆手,胳膊挥得快,转头朝着屋里喊,声音都劈了点,“孩他妈!快!赶紧去招呼乡亲们,愿意去葫芦湾的,都来坐车!车接车送,还管吃管住!”
王建国的媳妇——许前进的妗子,正拿着抹布擦桌子,听见喊声,抹布往桌上一扔,也顾不上擦围裙上的水,拔腿就往村里大街跑。她双手拢在嘴边,喊的时候嗓子都亮:“姊妹娘们老少爷们!姊妹娘们老少爷们!有想去咱外甥许前进家那边葫芦湾观景的,赶紧来我家门口啊!车都到了,车接车送,还管饭!”
声音在安静的村子里飘得远,没一会儿,村民们就从各自家里走出来。有的手里还攥着锄头,锄头上沾着泥;有的刚喂完猪,围裙上还沾着猪食的渣子。大家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真能去葫芦湾?”“还管吃啊?”“车接车送不花钱?”眼里的期待都要溢出来了。
“真的!”妗子笑着点头,往人群里走了两步,声音更亮了,“赶紧回家收拾点随身的东西,把家门闩好,就来上车!”顿了顿,又往老人那边看了看,补充道,“上车的时候慢点,别挤,注意安全!”
村民们一听,都乐呵呵地往家跑。有的回家拿了件薄外套,怕山上凉;有的往兜里塞了块糖,给路上的孩子;还有的跑回家,把院子里的鸡往鸡笼里赶,鸡“咯咯”叫着,也挡不住人心里的急。不到一个小时,原本空荡荡的大巴车里就坐满了人。老人们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搭在车窗沿上,看着外头的风景笑;年轻媳妇们凑在一起,手里织着毛衣,嘴里聊着家常;几个半大的孩子趴在车窗上,鼻子都快贴在玻璃上,好奇地打量着车队。
许和平绕着每辆车走了一圈,扒着车窗往里头看,见每辆车都坐得满满当当,只有个别空位,心里才算踏实。他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暖融融的阳光照在每个人脸上,连皱纹里都透着笑。王家坳村里,只剩下几户孤寡老人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手里攥着拐杖;还有些要照顾年幼孩子的妇女,站在村口,朝着车队挥手。
“都坐好了吗?”许和平朝着司机们喊了一声,声音在风里飘着。
“好了!”司机们纷纷回应,声音比刚才更亮。
许和平点了点头,走到第一辆车车头前,又挥了挥手,这次的手挥得更高:“出发!去葫芦湾!”
引擎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有劲儿。六辆大巴依次驶出王家坳,车轮压过村口的土路,朝着葫芦湾的方向开去。车窗外,乡亲们的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混着窗外的风声,飘得很远。阳光洒在车身上,给这支满载着期待的车队,镀上了一层暖烘烘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