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万历朝,堪舆师又多了项苦差事——
替朝廷绘制全国舆图。
可这舆图绘制,偏偏成了许多风水大族的催命符:
那会儿没有能飞天的器械,只能靠绑着十几个火盆的巨大孔明灯,用粗麻绳拉索固定着勉强升空,让舆师趴在灯架上,临空描记山川地形。
最要命的是,孔明灯没有靠谱的降落方式,全靠风势和灯油多少估算,常常等灯油燃尽,热气不足,整个灯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带着人往下坠,多少经验丰富的舆师就这么摔得粉身碎骨。
曾经祖孙几代都在钦天监任职的风水大族,也跟着一个个人才凋零,渐渐没落下去。
不得不说大明堪舆家族没落,就是由于万历时期的《大明海内堪舆万国全图》绘制造成的。
朱有建能一步步从普通皇帝走到圣皇之位,最初的根基正是他画出了完整的坤界舆图与日星系全图——
这两张图精准标注了天下山川脉络与星辰轨迹,一下解决了朝廷多年的地理、天文难题,也让他赢得了朝野上下的认可;
后来又因《乾坤圣德经》的教义加持,让百姓信服他“承天命治世”,才真正坐实了无人能及的圣皇之位。
宫里的大太监们,一口一个“圣皇”地叫着,语气里满是恭敬。
这不只是因为朱有建是统领天下的圣主,更是“圣主即皇”的天然延伸——
圣名加皇威,本就该有这般尊称。
更何况如今这圣皇身份,已被太监、术士们认定为三千年未有的新人皇,和商朝那些仅凭王室身份自封的人皇完全不同:
他手握的人皇三件套加权柄,能定历法、掌祭祀、统军政,与上古治理九州的大帝齐平,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如今有了三维立体的大明界图,再也不用舆师冒着摔死的风险乘孔明灯上天绘图——
图上连山脉走向、河流分支都标得清清楚楚,连隐蔽的山谷、坡地都没落下。
要说现在最幸福的,当属矿藏勘探队:
他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背着罗盘在山川里盲目奔波,而是能按图索骥——
大明界图会直接圈出金矿、铁矿、磁石矿等各类矿藏的大致范围,他们只需带着工具深入探查,找到具体矿点、测定储量,再弄清有没有铜、银这类伴生矿就行。
更让人干劲十足的是,朝廷有规定,只要发现新的矿山或矿田,勘探队的领头人就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比如“李某某铁矿”“王某某铜矿”,这可是能传后世的荣耀。
也难怪他们连过年都不愿回京,反正矿上有无线电报,能随时和家里报平安,守在矿上盯着开采进度,反倒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