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那些正式弟子甚至师叔炼丹的过程(虽然只能远远看着),听着他们偶尔的交谈讨论,他对炼丹的流程、火候的掌控、药材的配伍有了最基础的认知。
机会在一个午后悄然来临。
负责丙字号的李师叔要开炉炼制一炉最基础的“蕴灵丹”,这是炼气期弟子常用的辅助修炼丹药。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药材也已投入丹炉,地火稳定。
然而就在成丹的关键时刻,李师叔因临时接到传讯离开片刻,嘱咐刘峪照看火候。偏偏此时,地火房输送地火的符文阵列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几乎无法察觉的波动,导致核心丹炉的火力瞬间减弱了半分!
刘峪并未第一时间发现这细微变化。但一直默默关注着丹炉、感知着能量流动的冼丕臼却猛地抬起头!
在他的感知中,丹炉内原本平稳融合的药液,因为这瞬间的火力减弱,活性骤然下降,甚至有了一丝凝滞分离的迹象!若不能及时调整,这一炉丹药必废无疑!
来不及多想!冼丕臼几乎本能地一个箭步冲到地火控制符文前,手指如同穿花蝴蝶般飞快地在几个辅助符文上点过,略微调整了灵力的输出!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且精准地绕过了主符文,只是通过微调几个辅助符文,间接地、极其细微地增强了地火的输出,恰好弥补了刚才那瞬间的衰减!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旁边的杂役甚至没看清他做了什么,只看到他突然跑过去碰了地火符文。
“冼丕臼!你干什么!”刘峪反应过来,又惊又怒,厉声喝道!擅自触碰地火控制符文是丹堂大忌!
然而,就在这时,丹炉内原本一丝凝滞的药液气息,竟重新恢复了活跃与平衡,甚至比之前更加圆融了一丝!
李师叔恰好返回,感受到丹炉内平稳的气息,满意地点点头:“嗯,火候控制得不错。”
刘峪到了嘴边的呵斥顿时卡住了,一脸愕然。
冼丕臼低下头,退到一旁,心脏怦怦直跳,后背惊出一身冷汗。刚才的举动太过冒险!
李师叔检查了一下丹炉,似乎并未发现异常,开始打出手诀收丹。很快,丹成出炉,竟是九颗圆润饱满、丹香四溢的上品蕴灵丹!
“咦?这次成丹品质竟如此之好?”李师叔也有些意外,往常他炼制蕴灵丹,能出六七颗上品已是难得。
刘峪看了看那九颗上品灵丹,又看了看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冼丕臼,眼神变得惊疑不定起来。他刚才分明看到冼丕臼动了地火符文,然后丹炉内的气息就恢复了,甚至成丹品质更佳?这难道是巧合?
事后,刘峪并未声张,也没有处罚冼丕臼,只是将他叫到一旁,沉声问道:“刚才,你到底做了什么?”
冼丕臼知道瞒不过,便半真半假道:“回师兄,我刚才感觉丹炉内的气流似乎滞涩了一下,担心出问题,就……就试着微调了一下丙号和戊号辅助符文,想稳定火力……弟子鲁莽,请师兄责罚。”他点出的那两个符文,确实是对主火影响最小、通常用于微调的辅助符文。
刘峪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最终只是摆了摆手:“下次不可再擅自行动!若有异常,先禀报!下去吧。”
但从那以后,刘峪分配给冼丕臼的工作,渐渐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纯粹的体力活,偶尔会让他帮忙处理一些需要精细感知火候的药材预热,或者在一旁观看某些简单的炼丹步骤,甚至会随口提点他一两句控火的技巧。
冼丕臼明白,自己那次冒险的举动,虽然冒险,却终究是显露出了一丝价值。
他依旧沉默地做着分内的事,但在无人注意时,手指拂过药材,那《无名诀》的奇异真元会极其细微地流转,让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药材内部蕴含的药力强弱、属性偏向,甚至一丝微弱的“情绪”(活性)。
这种能力,远超寻常的“望闻问切”,是独属于他的、源自《无名诀》和自身特异体质的悟道方式。
丹房虽苦,却亦是他修行路上,一方别样的悟道之地。只是他不知道,这细微的变化,不仅落入了刘峪眼中,也落入了丹堂更高层,某位一直默默关注着“灵根未知”弟子的眼中。
暗流,在药香的掩盖下,依旧缓缓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