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结束后,当夜,东宫里。
朱允炆叫来了黄子澄给他送行,齐泰,方孝孺都在。
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酒菜,却无一人有心情动筷,气氛一片低沉。
“黄先生!放心吧,在边关韬光养晦,待天时转变,早晚还有振翅翱翔的那天!”
半晌后。
朱允炆终于举起酒杯,他说话时的眼睛很亮,而且这话绝对算得上是胆大妄为。
黄子澄吓的脸一下白了,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紧忙左右看看。
东宫的帷幔影影绰绰,看不到什么其他外人。
他这才放心,严肃的叮嘱朱允炆:“殿下不可胡言!这种话若是被锦衣卫报上去,殿下只恐...”
朱允炆打断黄子澄的担忧,脸色唰一下变的阴沉,愤愤不平表达心里的不满:
“恐什么!?大不了!这皇太孙不当了!”
“今天在金殿上,皇祖父都偏心成了什么样子!对李暄这种佞臣,竟然百般呵护!”
“真当孤看不出来吗!”
“皇祖父分明就是不想杀那李暄!就算没有我们替这厮请罪,皇祖父也会想方设法的免了李暄的罪过!”
说完,朱允炆重重放下酒杯。
酒桌上又恢复死一样的寂静,齐泰方孝孺脸色一片凝重。
朱元璋对李暄的宠信,他们全看在眼里。
除了嫉妒李暄竟然能让杀人如麻的朱元璋都大发仁慈以外。
他们更担心朱允炆还能否让朱元璋继续青睐。
半晌,黄子澄重新振作了起来,安慰垮着脸的朱允炆和齐泰方孝孺:
“殿下,诸公,莫要为老夫忧愁!老夫在边关也是有一两个好友在的!”
“到了边关,老夫也不至于就死在了那!”
说着,他举起酒杯,目光郑重朝向朱允炆:“臣只愿殿下!不忘学业,蛰伏潜渊!厚积薄发以待天时!”
“黄先生之言,孤记住了!”
朱允炆举起酒杯回应。
齐泰方孝孺一同举起杯子。
几人仰头,神色悲壮的一饮而尽。
最后,齐泰和方孝孺看向黄子澄,齐声送行:“黄公!明日慢行!”
“嗨!”
黄子澄洒脱的笑了,一摆手安慰几人:“老夫这一去又不是不回来了!只是个罢官流放而已!”
“等到殿下...”
黄子澄说着略一停顿,面对齐泰方孝孺挑了挑眉,意味深长的笑笑:“等到那天,老夫还能重回朝堂!”
“但是李暄等到了那天,他可就...哼哼哼。”
黄子澄没说李暄的下场。
但齐泰和方孝孺却已经听懂了。
等到朱允炆接掌皇位的那天,就是李暄被千刀万剐的时候!
...
半晌后,朱元璋的寝宫这。
殿里的宫女奴婢都被撵了个干净,只有倚在坐榻上的朱元璋,还有他面前两三步远的一个锦衣卫。
朱元璋手里捏着张纸条,现在他眼神儿还真是挺好,系统奖励了寿命,他不用对着烛火,就能清清楚楚看见纸条上写的那几个字。
“皇祖父都偏心成...”
“大不了!这皇太孙不当...”
“在边关韬光养晦,待天时转变...”
“厚积薄发以待天时...”
朱元璋起初看的还不是很在意,但随着看的越多,眼神儿就变化的越剧烈。
到最后已经带上了万分的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