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首次合作时,主动提出:“我先免费帮您查一下商标是否能注册(检索服务),如果通过率低,我给您分析原因和调整建议,您再决定是否申请——这样您没风险,也能看看我们的专业度。” 用低成本的小服务让客户体验价值,后续转化会更顺。
五、长期服务:从“一锤子买卖”到“终身伙伴”
知识产权的服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商标为例,其注册有效期通常为 10 年,到期后需要进行续展,以确保商标的持续有效性。这意味着客户在商标注册后的每 10 年都需要再次与服务提供商合作,进行续展手续。
专利的情况也类似,每年都需要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知识产权的维权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客户可能会面临侵权纠纷,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来说,老客户的复购和转介绍是业绩的重要来源。一旦客户对服务质量满意,他们更有可能在后续的知识产权需求中继续选择同一家服务提供商。而且,满意的老客户还可能会将服务提供商推荐给他们的同行或合作伙伴,从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因此,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于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老客户的复购和转介绍,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 建立“客户档案”,主动提醒服务节点:
记录客户的知识产权信息(如商标到期日、专利年费缴纳时间),提前3-6个月提醒:“您的商标还有8个月到期,续展需要提前办理,我这边可以直接帮您提交材料,免得过期被注销,重新注册又要花时间。” 这种“主动操心”会让客户觉得被重视。
- 定期推送“有用信息”,保持弱连接:
每月给客户发1条行业相关的知识产权动态(如“xx行业最近有3起商标侵权案,都是因为没做全类注册,您的商标在这些类别是否需要补充保护?”),或政策利好(“您所在的区刚出了新政策,申请发明专利能多领5000元补贴,您最近有新研发吗?”)。注意别发广告,只发对客户有用的内容,避免引起反感。
- 用“转介绍激励”扩大客户池:
老客户认可后,可主动提出:“如果您身边有朋友的企业需要商标或专利服务,介绍给我们的话,成功合作后我这边可以帮您申请一次免费的商标监测(防止被他人抢注近似商标),也算感谢您的信任。” 老客户的推荐比陌生拜访可信度高10倍以上。
六、借力资源:单打独斗不如整合共赢
知识产权销售不是孤立的,可以联动上下游资源,提升成交概率。
- 与企业服务机构合作:
会计事务所(客户做年报时可能需要知识产权证明)、创业孵化器(入驻企业多为初创期,有基础保护需求)、律所(客户有侵权纠纷时,需要专利\/商标作为证据),通过互相推荐客户实现共赢。
- 参与行业活动,精准获客:
参加行业展会(如科技展、文创展)、企业沙龙(如“中小企业融资会”“品牌建设课”),现场设置咨询台,用“免费商标检索”“专利价值评估”等小服务吸引企业主留联系方式,后续跟进。
- 利用数字化工具提效:
用cRm系统管理客户(记录沟通节点、需求标签),用专利\/商标检索工具(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企查查)批量筛选“潜在客户”(如刚成立的科技公司、商标即将到期的企业),提高拓客效率。
做好知识产权销售,核心是“用专业建立信任,用需求驱动购买,用服务留住客户”。它不像卖实物产品那样直观,需要更多耐心去教育市场、挖掘需求,但一旦客户认可,往往会形成长期合作——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本身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刚需。记住:你卖的不只是“专利\/商标”,而是给企业的“商业安全网”和“发展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