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另类 > 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401章 霉豆腐1

第401章 霉豆腐1(第2页/共2页)

我深吸一口气,拿起腐乳咬了一口。熟悉的咸鲜和醇香在口中炸开,红油的微辣比去年外婆做的更淡些,却多了一丝黄豆本身的清甜。我慢慢咀嚼,让腐乳的味道在口腔里充分散开,然后缓缓咽下去。温热的腐乳滑过喉头时,那股萦绕了一个月的滞涩感竟然真的开始松动,像是被温柔的手轻轻抚平。我又吃了一口,配着一杯温白开水咽下去,十几分钟后,喉咙里的痒意和干涩感彻底消失了,连说话的声音都清亮了几分。

捧着空盘子坐在餐桌前,我看着罐子里剩下的腐乳,突然对这种不起眼的传统美食生出了强烈的好奇——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看似“发霉”的食物,却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后来我特意查了资料,又向那位卖腐乳的老奶奶请教,才慢慢摸清了腐乳制作的门道,也明白了它背后藏着的传统智慧。

二、腐乳:黄豆与霉菌的奇妙共生

腐乳,也叫霉豆腐,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发酵豆制品,早在汉代就有关于“腐乳”的记载,当时被称为“腐乳”,到了唐代,逐渐发展出更成熟的制作工艺,成为宫廷和民间都喜爱的佐餐小菜。它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一场黄豆与霉菌的“奇妙合作”,从选豆到成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每一步都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经验。

(一)选料:好腐乳从一颗好黄豆开始

制作腐乳的第一步,是选黄豆。不是所有黄豆都能做出好腐乳,老辈人常说“粒大、饱满、色黄”是选豆的关键。最好选当年收获的新黄豆,表皮光滑,没有虫蛀和破损,用手捏起来坚硬有弹性,这样的黄豆蛋白质含量高,发酵后才能形成细腻的口感。

选好的黄豆不能直接用,要先进行“筛选”。把黄豆倒在竹筛里,双手握住竹筛的两端,轻轻摇晃,让碎豆、瘪豆和杂质从筛孔里漏下去;然后再把黄豆倒进清水里,浸泡十分钟,浮在水面上的黄豆大多是不饱满的,要捞出来扔掉,沉在水底的才是合格的黄豆。

接下来是“泡豆”,这一步直接影响腐乳的口感。泡豆的水要用冷水,不能用热水,否则黄豆的蛋白质会提前凝固,影响后续的发酵。黄豆和水的比例是1:3,也就是说,1斤黄豆要加3斤水,确保所有黄豆都能被水淹没。泡豆的时间根据季节调整,夏天温度高,泡6-8小时就够了;冬天温度低,要泡12-14小时,直到黄豆变得饱满,用手指能轻松捏碎,没有硬芯为止。

泡好的黄豆要反复冲洗,直到水变清澈,然后沥干水分,准备磨浆。

(二)磨浆与煮浆:奠定腐乳的“根基”

磨浆要用传统的石磨,现在也有人用电动磨浆机,但老辈人说,石磨磨出来的豆浆更细腻,带着石磨特有的清香。磨浆时,要把黄豆和水按照1:5的比例混合,一边往石磨里加黄豆,一边加水,磨出来的豆浆要细腻无渣,用勺子舀起来时,能呈线状流下,没有颗粒感。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