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年7月7日,记朝,南境森林边缘,酷暑如蒸。?
午后的太阳高悬天际,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油脂,湿度高达七成五,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滚烫的湿棉花。森林地带南岸的边缘,原本应是生机盎然的景象,此刻却在38c的酷暑下显得扭曲而窒息。蒸腾的热浪模糊了远方的轮廓,连脚下那片本该松软的腐殖土,此刻也硬邦邦、烫脚板,踩上去仿佛能听到细微的吱呀声。空气沉重得没有一丝风,树叶纹丝不动,只有无尽的、令人烦躁的蝉鸣像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四野,与远处偶尔传来的、模糊不清的喧哗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死亡行军的前奏曲。
在这片令人绝望的闷热中,一股庞大的人流正如同决堤的洪流,挟带着恐慌、疲惫与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不顾一切地向南奔涌。这就是由南桂城守将赵柳将军亲自率领的部队——一万五千名来自南桂城的精壮士兵。他们的铠甲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的白光,但内里早已被汗水浸透,沉重的甲片摩擦着湿透的麻布内衬,每一次迈步都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呻吟和粗重的喘息声。士兵们脸上混合着汗水和尘土,形成厚厚的泥垢,眼神里既有突围成功的庆幸,更有对身后未知追兵的深深恐惧。队列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在仓促撤退中不可避免地显得有些松散和混乱,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轮滚动声、伤员的呻吟以及军官们嘶哑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低沉而急促的喧嚣。马匹口吐白沫,鼻孔大张,每一次呼吸都喷出灼热的白气。
在这场洪流的中心,守护着一辆坚固但略显颠簸的马车。马车内,坐着一对姐妹——葡萄氏家族的寒春与林香。姐姐寒春,,眉宇间凝结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忧虑。她紧紧攥着妹妹林香的手,那手冰凉,与她因紧张而微微汗湿的掌心形成鲜明对比。林香,年方十六七岁,脸色苍白如纸,长长的睫毛因每一次车辆的剧烈颠簸而颤抖,眼中盛满了未散的惊悸和长途奔波的疲惫。车身每一次碾过石块或坑洼的剧烈震动,都让她们的身体随之晃动,几乎要将五脏六腑都颠簸出来。车窗外,是望不到头的士兵背影和飞扬的尘土,遮蔽了视线,也隔绝了安全感。林香忍不住又一次撩开一角厚重的布帘,立刻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和尘土呛得咳嗽起来,窗外那滚滚向前的铁流和弥漫的黄沙,让她更觉自身渺小如浮萍。
“姐姐,我们…真的能到南桂城吗?”林香的声音细微如蚊蚋,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寒春用力回握妹妹的手,声音刻意放得平稳:“会的,林香。赵将军经验丰富,南桂城坚固,我们一定能撑过去。”然而,她望向窗外那几乎凝滞的、裹挟着尘土的热空气的目光中,忧虑并未减少半分。她清晰地听到了士兵们粗粝的喘息,看到了他们强弩之末的姿态,更感受到空气中那股挥之不去的、名为“溃败”的气息。一万五千人,看似庞大,但在无边无际的森林和追兵的阴影下,显得如此脆弱。
在庞大撤退队伍略显靠后的某个位置,另一簇人流同样在奋力向南奔逃。这簇人流的核心是几辆更为奢华、由四匹健马拉拽的马车,周围护卫的骑士虽然也显疲态,但装备更为精良。
主车之内,公子田训——一位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端正却带着浓重倦怠和烦躁的贵族,正烦躁地扯开领口透风,昂贵的丝绸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着皮肤。他身边是三公子运费业,年纪稍轻,脸色煞白,眼神游移不定,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额头上怎么也擦不干的汗珠,更多的是冷汗。他对面坐着公子红镜武,这位以勇武闻名的年轻贵族,此刻虽然努力挺直腰背维持风度,但紧握的双拳和抿成一条直线的嘴唇,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紧张。他身旁是他的弟弟红镜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脸上毫无血色,身体随着马车颠簸而微微颤抖,眼神里充满了纯粹的恐惧,几乎不敢看向窗外。
“该死的!该死的!”田训低低咒骂着,一拳捶在身下的软垫上,震得车厢嗡嗡作响,“就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我们就要被那群疯狗撕碎了!”他心有余悸地回想着那逼近的、黑压压的充满杀气的追兵身影,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运费业哆嗦着嘴唇,声音打着颤:“田兄…红兄…我们…我们当真逃脱了?他们…他们会不会突然又追上来?”他神经质地频频回头,仿佛那些刺客下一秒就会冲破车厢板壁。
红镜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速业兄,稍安。我们跑在最前头的探马已经确认,赵将军的队伍吸引了大部分追兵的火力。现在,我们与那股疯狗的追兵之间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只要南桂城在望,我们就安全了!”他这话既是安慰同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冷汗顺着他的鬓角滑落,滴在昂贵的锦缎袍服上,洇开一个小小的深色印记。那份强烈的庆幸感在他们胸腔里疯狂鼓噪,几乎要淹没一切理智,每一次扬鞭催马,每一次距离南桂城更近一步,这份侥幸就膨胀一分,压倒了疲惫和酷热,成为支撑他们奔逃的唯一动力。公子红镜广则死死抓住兄长的衣袖,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牙齿还在微微打颤,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就在赵柳部众和田训一行疯狂向南奔逃的同时,在森林边缘他们刚刚撤离不久的战场区域附近,一场同样疯狂、却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方向的厮杀正在上演。
浓密的、高达数丈的树冠遮蔽了大量的阳光,但在树木相对稀疏的林间空地和边缘地带,38c的高温和75%的湿度制造了一个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蒸笼。汗水如同小溪般从每一个士兵的额头、脖颈、脊背疯狂涌出,浸透了沉重的盔甲和破烂的衣袍,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视线被弥漫的尘土、蒸腾的水汽和光线透过树叶形成的晃动光斑严重扭曲。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垂死的惨嚎声充斥着这片区域,比酷暑更炽热的,是弥漫在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和绝望的疯狂。
武将益中,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悍将,此刻双目赤红如血,身上数道伤口正汩汩流血,混合着汗水尘土,将他染成一个血色的泥人。他手中的大刀早已卷刃,却依旧如同疯虎般狂舞,每一次劈砍都带着同归于尽的惨烈气势,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咆哮:“杀!杀了这群背主的叛徒!一个不留!”他完全陷入了狂暴状态,眼前晃动的任何身影,只要不是他核心亲卫那几张熟悉的、同样浴血的面孔,在他的眼中都扭曲成了叛军的模样,都该死!
另一侧,刺客演凌,身形如鬼魅般在混乱的战团中穿梭。他身法诡异刁钻,手中的短匕每一次刺出都精准地抹向对手的咽喉或心口要害,带起一蓬蓬灼热的鲜血。他的脸色在汗水和血污下显得异常苍白,眼神却冰冷锐利得如同淬毒的针尖。他没有像益中那样狂暴嘶吼,但他的沉默反而更令人胆寒。每一次致命的出手都伴随着他对局势冰冷而绝望的判断:“挡路者死!速速肃清障碍,追击目标!”他所认定的“障碍”,就是那些穿着不同衣甲、试图阻拦他前路的兵卒。在他的认知里,这些“敌人”在拖延他追击葡萄氏姐妹和那些逃亡贵族的宝贵时间!他的匕首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寒光,收割着生命,试图为身后跟随他的精锐刺客们撕开一条追击的血路。
然而,悲剧的根源正是这份炽热到扭曲的忠诚和狂躁的压力。赵柳部队在撤退时有意制造了混乱,扬起的漫天尘土久久不散。加上森林边缘复杂的地形、扭曲的光线、弥漫的水汽和极端恶劣的环境,使得益中的部队和演凌的刺客队伍在高速运动穿插中,彼此根本无法清晰辨认对方的旗帜和衣甲细节!喊杀声掩盖了可能分辨的口令声,血腥味麻痹了嗅觉,极度疲惫和高度紧张摧毁了本就不多的理智。
益中看到侧面一支快速移动的队伍切入战场,以为是叛军在包抄,立刻咆哮着带着亲卫迎头撞了上去。演凌见到一支彪悍的部队直冲而来,挡住了他追击的方向,毫不犹豫下令手下刺客全力阻击!“杀——!”两支同样忠诚、同样勇悍、同样肩负着追击使命的队伍,就这样在尘土弥漫、热浪蒸腾的森林边缘,在视力扭曲、神经紧绷的极端状态下,如同两股失去控制的洪流,狠狠地、毫无保留地撞在了一起!
金铁交鸣之声瞬间达到了顶峰!大刀砍向刺客的弯匕,短刃刺向重甲武士的缝隙。惨叫声不再是单一的嘶嚎,而是充满了惊骇、愤怒和难以置信的绝望!益中一刀劈翻了一个迎面冲来的身影,那人临死前眼中露出的惊愕和困惑让他心中猛地一悸,但那感觉瞬间就被周围更多的敌人淹没。演凌的匕首轻盈地划开一名迎面冲来的重甲士兵的咽喉,滚烫的血喷了他一脸,他毫不在意地抹去,目光冰冷地锁定下一个目标——他认为的“障碍”。战团中心,两拨人彻底绞杀在一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沉重的兵刃砍在相对轻薄的刺客皮甲上,往往造成致命的撕裂伤;而刺客刁钻的匕首则总能寻隙刺入重甲士兵不易防护的关节、腋下或脖颈。每一次致命的碰撞,都伴随着自己人同归于尽的怒吼和对方倒下时那无法理解的、死不瞑目的眼神。酷热成了催化剂,汗水模糊视线加剧了误判,血腥味刺激着杀戮的本能。战场如同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疯狂地吞噬着生命。激烈的厮杀声震耳欲聋,遮蔽了任何试图呼喊澄清的声音。鲜血浸透了土地,混合着泥土和汗水,形成粘稠污浊的泥潭,士兵踩在上面发出令人牙酸的噗嗤声。断肢残骸在混乱中被践踏,无人顾及。益中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力气在疯狂中迅速流逝,但他兀自狂吼着劈砍,意识渐渐被一片血红覆盖。演凌的精锐刺客也在快速的减员,每一次诡异的身法闪避都消耗着他巨大的体力,匕首挥舞的速度也在高温和疲惫中慢了下来,他那冰冷的眼神深处,也开始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任务目标正在远去!
这场疯狂的自相残杀,从烈日当空的午后,一直持续到月上树梢,再到繁星点点。战场上只剩下越来越少的人在嘶吼、在搏命。尸体层层叠叠,散发着浓烈到令人作呕的铁锈味。双方的指挥官都早已被裹挟在各自的厮杀漩涡中,无法脱身,更无法察知全局的荒谬。